默:不语,不说话。识: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子曰:“默而识之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②?”
(《述而篇第七·第二章》)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的优良学风。它高度概括了孔子一生教与学的活动,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成为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优良教育传统。
①识(读作“志”):记住。
②何有:有几种解释:一种是说这有什么难的;一说自谦之词,没什么了不起的;一说自谦外含有自信,区区小事,何足挂齿的意思。何有于我哉,意思是这在我有什么困难呀?
在孔子所有的学说里面,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应该是精华,值得中华民族世代传扬。
对于儒家的糟粕坚决摒弃,对于精华部分更应该发扬光大,用不着遮遮掩掩。
默而识之的之是个代词,根据具体的文章内容才能看出指代的是人还是物。
“知”是会意字,从口从矢,意思是知道的东西多,说出来跟“矢”一样快。“识”是形声字,从言戠声。识有两个读音,一个是shi(认识),一个是zhi(博闻强识)至于你儿子为啥会把“识”念成“zhi”,我想可能是这两个字的字形也相似,毕竟对于小孩来说,视觉影响很大,所以题主是不是可以尝试换成繁体字试试呢?
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识:(古义:记 今义:知道,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