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二字的隐语。
宋·金盈之《醉翁谈录·约朋友结果檄书》:“文妙黄绢幼妇,赋高乌有子虚。”
黄绢幼妇作宾语;指“绝妙”二字的隐语。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否?”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辤(注:“辞”是“辞”的繁体字,“辤”“辞”是异体字),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这个故事中的关键点当在“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其中的“色丝”和“齑臼”解释得不是很清楚。其实杨修解释的“色丝”,从构字的角度来说,指的是“色”字和绞丝旁组合,就是“绝”字;而“齑臼”的“齑”,指的是姜、蒜、韭菜等带有辛辣味的调味品,“臼”指的是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部凹下的捣舂器具。“齑臼”的功用就是受纳那些辛辣调味品,也即“受辛”,而“受”和“辛”组合在一起就是汉字“辤”。
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个【孝女曹娥碑】是怎么来的,里面的这个孝女曹娥到底是谁,她又做了什么事情,那这块碑又是何人所立,蔡邕为什么要在这块石碑后面题了八个字,这八个字又是什么意思?
曹娥,据会稽典录和后汉书列女传记载,曹娥是东汉上虞人,她的父亲叫曹盱,是一个巫祝,在五月初五端午那天迎伍子胥神(江浙一带端午节是祭祀伍子胥的),不小心掉入舜江中,生死不明。
曹娥当时只有十四岁,日夜沿江边哭边寻父亲,找了十七天后,没找着,就投江而死,五天后,她的尸体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了水面。
后人为了纪念她,将舜江改成曹娥江,上虞县令度尚将曹娥改葬于江道边,命他的弟子邯郸淳做祭文,刻石立碑,孝女曹娥碑。后来蔡邕寻访过来,就在背后题了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曹操是蔡邕的弟子,有一次路过这个曹娥碑,看了碑文,也看了后面题的八个字,就问杨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道:知道。曹操说:你先不要说,让我想一想。他们接着往前走,一直走了三十里地,曹操才说:我想出来了,杨修你来解答一下。
杨修说:黄绢就是有颜色的丝,色丝就是绝;幼妇,就是少女,也就是个好字;外孙,女儿的儿子,也就是女子,那就是个好字;齑臼就是遭受辛苦,也就是受辛,也就是辤字,也就是辞字,那么合起来就是绝妙好辞。
也就是说蔡邕评价邯郸淳做的这一篇【孝女曹娥碑】写得非常之好。杨修之聪明可见一斑,但也为自己被杀埋下了伏笔,曹操哪里能忍受这种比他聪明的人呢。
为绝妙好辞。黄绢:黄绢,就为有颜色的丝,杨修解释的“色丝”,从构字的角度来说,指的为“色”字和绞丝旁组合,就为“绝”字。幼妇:年幼的妇女,就为少女,因此为“妙”字。外孙:女儿的儿女,杨修引其为“女之子”,因此为“好”字。齑臼:“齑”指的为姜、蒜、韭菜等带有辛辣味的调味品;“臼”指的为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部凹下的捣舂器具。杨修解释“齑臼”这个用来捣舂辛辣味的调味品的器具,其功用就为受纳那些辛辣调味品,也即“受辛”,而“受”和“辛”组合在一起就为汉字“辤”,“辤”“辞”为异字,“辞”为“辞”的繁体字,因此为“辞”字。所以,杨修解读“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为“绝妙好辞”四字。扩展资料:杨修一生著作颇丰,结集成册的两文稿已失,著有赋、颂、碑、赞、诗、哀辞、表、记、书凡十五篇。今共存作品数篇,其中有《答临淄候笺》、《节游赋》、《神女赋》、《孔雀赋》等。 杨修为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出身世代簪缨之家。为人好学,有俊才,建安年间被举孝廉,除郎中,后担任丞相曹操的主簿。当时曹操军国多事,杨修负责内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又《世说新语·捷悟篇》载四则杨修展才之事,才华曹操亦曾自叹不如。
杨修于是说他的解读:“黄绢,色丝也,此为‘绝’字;幼妇,少女也,此为‘妙’字;外孙,女之子也,此为‘好’字;齑臼,受辛也,此为‘辞’(‘辤’同‘辞’)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意为‘绝妙好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