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言语;言辞;物:指内容。指写文章或讲话空洞;没有具体充实的内容。
清 梁启超《跋》:“言之无物,务尖险,晚唐之极敝也。”
言之无物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1.讲座给人的感觉常常是非常正式且言之无物;背诵总是非常的枯燥且徒劳无益。
2.这样的文学批评,不能不说是一种言之无物的文学批评。
3.言之无物的反义词是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必有中。
4.言之有物的反义词有言之无物、废话连篇、纸上谈兵。
5.言之无物指文章或言论空空洞洞,没有实际内容。
6.言之无物的近义词是不着边际、华而不实、纸上谈兵。
7.他讲起话来空洞,言之无物,条理不清晰,人们听着乏味。
8.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9.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10.我念头转得太快,简直来有及写,因此有时候收信人读到我的信,反而觉得言之无物。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言论或文章非常空洞,没有内容。《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言之物语 不是成语,含 言之 的成语如下:姑妄言之 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
极而言之 从最极端的情况来说。指把话说到头。
难言之隐 隐藏在内心深处不便说出口的原因或事情。
勿谓言之不预也 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言之成理 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言之无物 指文章或言论空空洞洞,没有实际内容。
言之有理 说的话有道理。
言之有物 物:内容。文章或讲话有具体内容。
言之凿凿 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要而言之 概括地说,简单地说。总而言之 总的说起来。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言之不预 没有预先说明。
言之过甚 话说得太过头了。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言之有故 所说的话有根据。
同“言之成理”。
言之有礼 说的话有道理。
言之有序 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
一是要抓住重点内容详写。围绕“重点”把事情写得更具体。
二是要细致描写。能表现中心的关键部分的记叙,不只用空洞的词句,什么“太好看了,好看极了,我简直无法形容”,什么“可认真了”、“特别耐心”、“我高兴极了”等等,要把具体情形,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是怎样的,进行细致地描写。
三是要抓住事物特点写,让事实说话,不要轻描淡写几句话就说完了,要写出事物具体特点。
如何写好作文?走出言之无物的写作误区?针对这一问题,浅谈一下个人看法。
本人才疏学浅,没有高深的专业理论,只谈一些习作感受。
文章言之无物的最主要表现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摇头晃脑,故弄玄虚,甲、乙、丙、丁……,空洞无物。
要走出这一误区,要注重一下几点:少说废话,直奔主题;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宁要少而精,不要多而烂。这就要求:审题准确,选材精致,语言精练,表达有力,中心明确,说理充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文不在长,有理则成。文章之大忌乃是文不对题,答非所问。洋洋千言,让人不得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