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南朝 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草长莺飞联合式;作定语、分句;形容春天的景象。
1.春天的江南到处是一片草长莺飞的景象。
2.暮春三月,江南已是草长莺飞,遍地美景了。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4.我一直都梦想着到一个草长莺飞的地方度度假放松一下自己。
5.春天来了,百花齐放,草长莺飞,多么美丽啊!
6.春天就是应该有这种草长莺飞的环境才能够有一个好心情。
7.我们环保的最终意义就是让全球各地都能够出现草长莺飞的环境。
8.在你的心中有一个充满爱的地方,这个地方一直是草长莺飞的季节。
9.草长莺飞七月天,转眼一晃又半年,发条短信寄祝愿:身体健康多赚钱!
10.二月里,春光明丽,草长莺飞,杨柳以长长的枝条轻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抚摸着堤岸,陶醉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中。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分句;形容春天的景象。
例句: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春游的好季节。
1、“草长莺飞二月天”出自《村居》,2、全诗为: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意思是:农历二月的时节,青草开始生长,黄莺在天空飞舞,杨柳的枝叶轻拂堤岸,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4、赏析
全诗前两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景,后两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人。在前两句中,作者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使读者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句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主要写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结尾两句由前两句的物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