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为乙的外表;乙为甲的内里;乙为甲的外表;甲为乙的内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
晋 陈寿《三国志 董允传》:“陈祗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为表里。”
互为表里动宾式;作谓语;主语必须是两个以上。
1.实质的违法性认识与形式的违法性认识通常互为表里。
2.“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互为前提和互为表里的相关性论点,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3.二文互为表里,有不少一致之处。
4.目前,道德的失落和信仰的迷失实质上互为表里。
5.儿童的发展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并且与国家的文化安全互为表里,相互印证。
6.他的中华民族精神论与其民族主义思想互为表里,构成其“新民说”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
7.有组织的暴力与非法控制之间互为表里关系。
8.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
9.两者互为表里,互为依托,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色。
10.重庆商贸铺户承差与把持互为表里的特点,与其他地区特别是商品流通发达的江南等地明显不同。
什么叫表里?《医学源流论》里说:“何谓表?皮肉筋骨是也;何谓里,脏腑精神是也。而经络则贯乎其间。”
表与里是相对的概念,如躯壳与脏腑相对而言,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相对而言,腑属表,脏属里;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属表,脏腑属里;经络中三阳经与三阴经相对而言,三阳经属表,三阴经属里;皮肤与筋骨相对而言,皮肤为表,筋骨为里。
表里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并与寒、热、虚、实错杂出现。
脏与腑的表里关系,源于中医藏象学说。脏腑组织之间形成一个非常协调统一的整体。这种整体性除在解剖结构上得到一定体现外,主要是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协同、相互制约,这里的表里,主要是指脏腑的气血阴阳表里关系,但实际上还有脏腑的系统分属关系、脏腑的生克制化关系等,统用表里来阐述。
综上,所谓脏腑互为表里,就是以脏腑的气血阴阳表里为基础,脏属阴,腑属阳;阴主内,阳主表。
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形成脏腑,配合成五对:心合小肠、肺合大肠、脾合胃、肝合胆、肾合膀胱。每对脏腑之间在结构上都有经脉相互络属;在生理上相互为用,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就是互为外表和内里的意思,比如衣服的表面和衣里,当然是互相依存,紧密结合,互宜得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