椟:木匣;珠:珍珠。买下了盛珍珠的盒子;却退还了匣子里的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买椟还珠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1.我们不能当那种买椟还珠的笨蛋。
2.读一本书必须吸取精华,千万别干买椟还珠的蠢事。
3.像这类买椟还珠、舍本逐末的事,他没有少做。
4.以小致大,谓之抛砖引玉;不知所贵,谓之买椟还珠。
5.你就是买椟还珠的那个白痴,我就是那个肯卖给你椟的傻子。
6.经常为了盒子买东西的典型的买椟还珠。
7.读经如果不探究其中的义理,只留心章句训诂,那就像买椟还珠一样,读再多也没用。
8.这种包装用品儿子收集得更多,真正的“买椟还珠”!
9.先把採购资讯和标的掌握好,免得受买椟还珠的讥讽。
10.很多附庸风雅、虚有其表的收藏家,专干买椟还珠的蠢事。
买椟还珠的故事出自韩非子,原书批评的是学者们以浮夸的辩辞淹没经世致用的理论,完全没有指责读者(听众)欣赏其词章的文采,而现行成语及其释义,却把原书对学者以文害用的批评,变成了批评受众的取舍不当,显然也完全违背了原著的旨意。
买椟还珠的读音是 mǎi dú huán zhū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