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随风而倒。比喻胸无定见,趋势而行。
《明史 赵炳然传》:“世宗朝,璁、萼、言、嵩相继用事,六卿之长不得其职。大都波流茅靡,淟涊取容。”
波流茅靡作谓语、定语;指人没有自己的意见。
“茅靡”跟“麇集”是两个词。 茅靡,读音:máo mǐ解释为应变不穷貌;随顺貌。常用语古代文学作品中 例句:“因以为茅靡,因以为波流。”出自《列子·黄帝》 麇集,读音:qún jí ,意思是聚集;群集。 例句: 证券交易所里麇集着不少股民。 东京是个像蜂窝般人口麇集而热闹的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