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指使用骗术欺骗人。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梁启超《余之币制金融政策》:“其后有以调停之说进者,吾见其朝四暮三,无关宏旨。”
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反复无常的人
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意思:给你们橡粟,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够吗?【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
众狙皆起怒。
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
众狙皆伏而喜。 【直译】 宋国有一个养猕猴的人,他很喜欢猕猴,养了一大群猕猴,他能理解猕猴们的心意,猕猴们也得到了那人的关心。
那人减少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猕猴们的欲望。然而过了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想要限制猕猴们吃橡实的数量,但又怕猕猴们不听从自己,就先瞒哄猕猴们:“(我)给你们橡粟,早上三颗,晚上四颗,够吗?”
猕猴们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粟,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够吗?”
猕猴们听了都趴在地上,感到很高兴。
那只是一种错觉,也体现出了人与猴子的区别!猴子再聪明也不可能有人那样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