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前代的,启发后代的。
清 王昶《湖海诗传 尹继善》:“文端公历任封疆,晚归台阁,岁历五十馀载,承先启后,三代平章。”
承先启后连动式;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1.本篇论文意在剖析小说中的宰制与反抗,力求承先启后。
2.报道说,澎湖人在冬至日,宗祠、家庙会由轮值的值年祭者,循传统祭祖,表达慎终追远之意,还会申报新婚、新丁等,以象征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3.但是,家族代代相传一百二十年的国仇家恨,指挥官承先启后的机密使命,却无法告之艾煦莉。
4.隋朝年代虽短,但他结束了数百年分裂割据,统一了全中国,建立了较完备的国家机构,是一个承先启后的重要时期。
5.自有我展氏迄今数千年,虽屡经变乱灾难,而谱谍之渊源,世代之统承,无不历历分明者,皆因代有承先启后、不辞辛劳、甘为奉献之人。
6.邾仪父,名克,史籍中又称邾子克,是邾国历史上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
7.隋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统一中国,和之后的唐都是较为安定的时期,南帖北碑之发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居书史承先启后之地位。
8.在西方民主巩固研究史上,拉里?戴蒙德发挥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9.这一段很主要,在A和B之间有承先启后的感化。
10.伟大的发现与研究大多建立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意味著承先启后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