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先秦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手舞足蹈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1.昨天听到姐姐要回国的消息,我高兴得手舞足蹈,逢人就说。
2.不是槌的冲击,乃是水的手舞足蹈,使卵石臻于完善。
3.那只狗手舞足蹈的在冰面上滑来滑去,一不小心打了滑。
4.在人行道上,小王大声吼起起醉鬼歌,手舞足蹈,扰乱治安。
5.一个瘦骨嶙峋的小青年手舞足蹈的说。
6.叶知秋高兴地手舞足蹈,拉着旭晨与南宫玉蹦来蹦去。
7.在宰相俯中,一个白法苍苍的老人,手舞足蹈的在那里乱哄乱叫。
8.于雷摇头摆脑,上蹿下跳,手舞足蹈,整个一跳大神的。
9.颜巧笑得手舞足蹈,差点摇松了针头。
10.他一时为这种理想心潮澎湃,兴奋得有些手舞足蹈了。
手舞足蹈拼音:shǒu wǔ zú dǎo,释义: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指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引证解释手臂和双足皆在挥舞跳动的样子。形容情绪高涨到极点。《孟子·离娄章句下》:孟子曰:"(乐)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手舞足蹈的人一般性格都比较外向和开朗
手舞足蹈shǒuwǔ-zúdǎo手臂和双足皆在挥舞跳动的样子。形容情绪高涨到极点。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得手舞足蹈起来。——《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