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陈:述说。意气昂扬;情绪激动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见解。也作“慷慨陈义”。
宋 陆九渊《荆国文公祠堂记》:“则畴昔从容问学,慷慨陈义,而诸君子之所深与者也。”
慷慨陈词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1.李煜慷慨陈词,说的句句占理,一时间倒是说的卢绛一时哑口无言。
2.真诚的爱情,并不等于娓娓动听的甜言蜜语,慷慨陈词的海誓山盟,如胶似漆的接吻拥抱。爱情是一种高尚、美丽、纯真的感情,应当以忠实诚恳取代虚伪欺诈,以互尊互敬取代利己自私,以道德文明取代轻率行动。
3.正好大热天,不像现在到处空调,电扇也不普遍,他穿一件汗背心,慷慨陈词,大有脱略形骸的书生意气。
4.他没有职业,裘弊金尽,靠写文章、编杂志、到处演讲为业,他开始成为一个职业革命家,从一个演讲会场赶向另一个会场,滔滔不绝,慷慨陈词。
5.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我们眼中的英雄在劫后余生之后并不都是豪言壮语慷慨陈词,也可能是感激涕零或者找鞋,就如安毅,如此好笑,笑到心酸。
6.郑和振臂一挥,激情慷慨陈词,呼吁众将士下西洋,为祖国立下汗马功劳,他自己也南征北战,最后客死他乡。
7.台上,他们戴着假面具,往往是慷慨陈词,旁证博引,谈古论今,讲得头头是道,台下则是换了一副真面孔,说一套做一套,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
8.在会上作为“老输记”的中国足球必然又免不了一番慷慨陈词,于是谢亚龙所谓地“三从一大”彻底为这场举国上下的盛大赌局开了一个“龙头”。
9.吉梅内斯的这番慷慨陈词,一度被一旁张德发和吴冀南的笑声打断,而此时,台下的媒体记者早已经被主教练的恭维搞得瞠目结舌。
10.不知道帖里帖木儿是不是被刘伯温的慷慨陈词打动了,他最终决定拒绝招降,并向朝廷递交了由刘伯温起草的议剿奏书,建议继续对方国珍“剿而杀之”。
文天祥的慷慨陈词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多有忠愤慷慨之文,其诗风至德祐年间后一变,气势豪放,允称诗史。
慷慨陈词 慷慨:情绪激动,充满正气;陈:陈述;词:言词。指意气激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 中文名 慷慨陈词 拼 音 kāng kǎi chén cí 出 处 宋·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 近义词 慷慨激昂、义正言辞
慷慨陈词 [kāng kǎi chén cí]详细释义 慷慨:情绪激动,充满正气;陈:陈述;词:言词。指意气激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 褒义出 处宋·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则畴昔从容问学;慷慨陈义;而诸君子之所深与者也。”
例 句他曾在敌人法庭上~,把敌人驳得体无完肤。
慷慨陈词是对的四字成语,比如慷慨激昂,慷慨解囊。
李大钊在敌人的法庭上慷慨陈词,毫不畏惧。
在敌人的法庭上,王若飞同志大义凛然,慷慨陈词。
他的慷慨陈词,抑扬顿挫,得到了与会群众的赞赏。
他曾在敌人法庭上慷慨陈词,把敌人驳得体无完肤。
在法庭上,他慷慨陈词,痛斥那些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人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