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憎恶;不满;世、俗:指当时的社会现状;嫉:仇恨。指对不合理的社会现状和各种习俗表示愤恨与憎恶。
唐 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愤世嫉俗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憎恨世俗。
1.也许是经歷了太多的不幸,才会使他变得如此地愤世嫉俗。
2.杜甫的许多作品属于愤世嫉俗之作。
3.愤世嫉俗者是一个知道所有东西的价格、却不知道它们的价值的人。
4.然而怀疑精神并不是让每个人变得愤世嫉俗,对看到的一切都不屑一顾。
5.几个失意的人凑在一起,难免就愤世嫉俗地批评东,批评西起来。
6.最近有人批评我是个爱吓人的喜剧演员,又冷酷又愤世嫉俗。
7.许多政客对isg调查小组抱有幻想是基于愤世嫉俗的思想。
8.这整个愤世嫉俗的事情仅仅是一个法案,这样您就可以看起来。
9.愤世嫉俗的读者或许注意到,这类观点肯定会受到美国军工制造商的欢迎。
10.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愤世嫉俗的年代,诺瑞亚谈到塑造品格的想法让我们肃然起敬。
唐代韩愈的《杂说》中曰:
“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疾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显然,是作者通过本人对世道中人有“愤世嫉邪”的感悟,觉得可悲可叹。
愤:怒而不满的感受。
嫉:恨且厌恶的感觉。
总体来说,一个人对世道和习俗的看法不尽相同,从而产生一种内心的抵抗,也是言语上和情绪上的综合反应。
有人说是有一定正能量的人对社会中的一些低俗事发生的不满。事实上,不能局限于此,人不分好坏,谁都有“愤世嫉俗”的方面,仅是各人的眼光、认知的角度不同而已。
某种意义上,人们的理解只注重好坏之分,没有深入了解其产生“愤世嫉俗”的原因。所以,导致行为习惯地认为是消极的。真的是这样么?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时候了。
消极的一面:你若是长期的如此“愤世嫉俗”,说明你有点不合时宜,也就是说赶不上时代的潮流,做人、待事和接物都会慢半拍。
积极的一面:普通人有点“愤世嫉俗”也并不是什么坏事,说明你认识事情的深度和广度与别人有所不同。有言道:“存在即合理”,那么你识破了不足,就会在愤怒的同时想方设法加以改进,从而产生新概念促使更新发展,避免守旧不前。
诚然,“愤世嫉俗”不一定消极,更不是消极的代名词。
愤世嫉俗的意思是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愤即憎恶,痛恨;嫉即仇恨,痛恨;世、俗指当时的社会状况。愤世嫉俗是形容有正义感的人激愤痛恨世间邪恶现象的表现,也可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
愤世嫉俗出自唐代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是一个联合式成语,读音是fèn shì jí sú,通常在句子作谓语、 定语,指憎恨世俗,造句参考:他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所以会如此愤世嫉俗。
扩展资料
与愤世嫉俗语义相近的近义词有:
①愤世疾邪,读音fèn shì jí xié, 愤即愤恨,不满;世即世道,现状;嫉即憎恶,仇恨。愤世疾邪的意思是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
②忿世嫉俗,读音fèn shì jí sú,指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同“愤世嫉俗”。
③避世绝俗,读音bì shì jué sú,意思是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④愤世妒俗,读音fèn shì dù sú,相当于“愤世嫉俗” ;指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⑤愤时嫉俗,读音fèn shí jí sú,指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同“愤世嫉俗”。
就是有一种仗义的感觉
愤世嫉俗既不是褒义词也不是贬义词,它是一个中性词。
褒义词是指蕴含着一种强烈的赞美、喜爱、尊敬、肯定等情感的词,如:漂亮、温婉大方、娇俏可爱、聪慧、睿智幽默等。
贬义词是指蕴含着强烈的否定、厌恶等情感的词,如:见利忘义、贪生怕死、丑陋无比、贪得无厌、胆小如鼠等。
愤世嫉俗是指对世俗充满愤怒和嫉恨,它既可用于好的方面,也可用于不好的方面,所以是一个中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