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及:来不及。后悔也来不及了。指做事或说话不当;过后才察觉到;但已经无可挽回。
晋陈寿《三国志 董卓传》:“及溺乎船,悔之无及。”
悔之无及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1.他因一念之差误入歧途,断送美好前程,如今悔之无及,人皆谓其既知今日,何必当初。
2.提起此事,我就悔之无及。
3.他引狼入室,铸成大错,悔之无及。
4.大校场上变起突然,一次无谓的意气之争险些酿成一桩悔之无及的惨剧。
5.当日鸿呼尼之事,为朕平生大错,悔之无及。
6.望着倒在血泊里念菊凄美的花容,他悔之无及!瓣瓣儿鲜艳,美人菊。
7.如若他们怙恶不悛,继续胡闹,那时,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把他们抛到茅厕里去,那就悔之无及了。
8.离开汴梁前,韩常的话尤在耳边,这时却已经悔之无及。
9.倘若被他奸谋所施,误受刑戮,那时悔之无及。
10.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肉,及溺呼船,悔之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