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传说中的上古贤明君主。妇女中的贤明人物。古代多称颂执政的女王。
《宋史·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传》:“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定……人以为女中尧舜。”
女中尧舜作宾语、定语;指执政的女王。
到了1911年,腐朽的满清政权早已经摇摇欲坠,全国多地都爆发了或大或小的武装起义。为了镇压革命以苟延残喘,清廷采纳了邮政大臣盛宣怀的建议宣布“铁路国有”,将已归民办的川汉铁路和粤汉铁路都强行收回。
这次赤裸裸的“抢劫”,无异于一次抱薪救火,更加激起了民愤。在革命党的组织下,南方多地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直接引发了大面积的武装冲突,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1911年9月25日,四川荣县宣布独立,将“保路运动”推向了高潮,也点燃了新一浪的反清运动。紧接着,蒋翊武率领“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骨干成员密谋,准备在湖北武昌发动武装暴动。
由于计划泄密,蒋翊武和孙武等人当机立断决定提前起义,率领新军工程第八营率先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随后,起义军迅速掌控武汉三镇并且成立了湖北军政府,还推举黎元洪作为都督进行过渡。
随着起义的成功,全国各地都纷纷响应,终于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大幕,也按下了满清灭亡的倒计时钟。截至11月底,华中、华东、华南、西北和西南的15个省相继宣布独立,反清运动终成燎原之势。
1911年12月11日,脱离满清政权的各省代表齐聚南京,共同推举孙中山成为临时大总统。在就职仪式上,他庄严肃穆地宣誓:
倾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和图谋民生幸福,此为国民之公意。
面对此情此景,向来都眼高手低的载沣瞬间就懵圈了,甚至连北洋新军都无法调动。于是,他只能缩头妥协,一股脑儿将烂摊子交给隆裕太后和宣统皇帝这对孤儿寡母打理。
最终,隆裕太后宣布解散原先的“皇族内阁”,重新起用袁世凯并且担任内阁总理大臣,全权负责所有的军政事务。据《清史稿》记载:
隆裕封袁世凯总理大臣并许“余一切不能深知,以后专任于尔”。
拥有了足够的政治和军事资本后,袁世凯开始玩起了“两面派”,而且玩儿得很溜。一方面,他同革命派秘密谈判并且表示拥护共和;一方面,他又向爱新觉罗皇族持续施压逼迫退位。
面对刁钻老辣的袁世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开始表现出来,拥护“南北议和”的声音成为了主流。无奈之下,孙中山只好发表了一份公开声明:
倘若清廷内阁总理袁世凯能宣布赞成共和体制,他本人不仅愿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还愿意推举对方担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25日,袁世凯率领北洋诸将公开通电支持共和,既回应了孙中山的声明,又向清廷下达了“最后通牒”。既无野心又无能力的隆裕太后面对北洋系和革命党的双重压力,除了哭还是哭,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回忆:
在养心殿的东暖阁里,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不断用手绢擦泪,面前地上的红毡子上还跪着一个粗胖的老头子,也是满脸泪痕。
眼看大清帝国已经回天乏力,隆裕太后开始为爱新觉罗家争取优待条件。到了2月12日时,当袁世凯同意《皇室优待条款》后,她含泪颁布了《清帝逊位诏书》,存续276年的大清国就这样结束了。
很多人对隆裕太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她既避免了国家的南北分裂,又避免了内战的生灵涂炭,堪称“女中尧舜”。不过,文史不假却认为这种评价过誉了,她和“伟大”二字相去甚远,说到底就是一个苦命的女人而已。
叶赫那拉·静芬(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闺名“喜子”,“上三旗”之首的镶黄旗人。她是慈禧太后的侄女,还是光绪帝的皇后,以太后之尊辅保溥仪登基和退位,更被评价为“女中尧舜”。
如果单纯从外貌来看,叶赫那拉·静芬实在算不得美女,甚至就连“普通”都算不上,简直是如假包换的丑女。对此,就连洋人都深有感触,据美国传教士赫德兰在《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清宫廷》中记载:
皇后长得一点都不好看,稍微有点驼背,还瘦骨嶙峋,而且脸很长,肤色灰黄,存在很多蛀牙。
当时西方的照相技术已经传到了皇宫,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照片直观看到隆裕太后的容貌,真可谓“有图有真相”。显而易见,如果她不是慈禧太后的侄女,绝对不可能成为光绪帝的皇后。
1888年,也就是清光绪十四年,已经十八岁的光绪帝仍然没有大婚,这在普遍保持早婚传统的满清皇室是非常罕见的。
原来,按照祖制,皇帝大婚就意味着长大成人,意味着亲自裁决朝廷政务,意味着慈禧太后卷帘归政。对于嗜权如命的老佛爷而言,这是万万不愿意接受的,因而将婚事一推再推。
面对恭亲王奕訢等皇室成员的一再奏请,慈禧太后只能不情不愿地松口。不过,她为了继续影响和控制光绪帝,为了出一口没有当过正宫皇后的怨气,坚持册立自己的侄女静芬为皇后。
静芬之所以被册立为皇后,并不是姑母慈禧有多么疼爱她,更不是光绪皇帝有多么疼爱她,仅仅是因为她身上流淌着叶赫那拉家族的血液,仅仅是因为政治博弈的需要。对此,光绪皇帝自然是心知肚明,对她的厌恶也是不加掩饰。
从光绪十五年大婚,一直到光绪三十四年驾崩,帝后二人度过了二十年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与此同时,珍妃却得到了皇帝的专房之宠,甚至不把隆裕这个正宫皇后放在眼里,打心眼里瞧不起她。
更让隆裕委屈的是,自己被丈夫冷遇还招致了慈禧太后的不满,认为她太过无能,可谓两头受气。一句话,她既输掉了爱情,又输掉了亲情,甚至就连宫中的侍女和太监都敢怠慢。
戊戌变法后,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彻底决裂,还被关在瀛台之内思过。对于这些,生性安稳又少言的隆裕只好默默接受,以自己异常尴尬的身份继续充当“木头人”,完全没有存在感可言。
1908年11月,统治满清帝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过世,临终前还使用砒霜毒死光绪皇帝将隆裕变成了太后。在她的指派下,醇亲王载沣的三岁儿子溥仪即位,为了不使大权旁落还特意留下一道懿旨:
嗣军国政事均由摄政王裁定,重大事件须请皇太后懿旨。
满朝的文武大臣都担心,老叶赫那拉氏过世了,小叶赫那拉氏也会继续揽权。不过,事实证明他们多虑了,隆裕太后深知自己能力和魄力都远不及姑母,索性就放权于载沣。
载沣被慈禧太后长期压制,如今终于掌权,头一件事就是清算袁世凯,就是为自己的兄长光绪皇帝报仇。不过,外有北洋新军作为后盾,内有庆亲王奕劻和张之洞等重臣支持,他最终没能斩杀对方,只是以“足疾”为由将其赶回老家养病。
袁世凯被罢黜后,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对北洋军的继续掌控,静待时机到来重新出山。辛亥革命爆发后,他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逼迫载沣下台并且一举掌控了军政大权。
溥仪退位后不久,袁世凯终于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终于实现了取而代之。而隆裕太后也深感自己愧对列祖列宗,更加深居简出和郁郁寡欢,整日独自垂泪。
1913年2月3日是隆裕太后的生日,她原本不准备操办,在民国政府的促请下才勉强为之。接受朝贺时,昔日喧闹的朝堂上只有袁世凯的专使梁士诒拜寿,而且还是以外国使臣觐见之礼表达,其余的王公贵族们因为怨恨她退位亡国而纷纷回避,场面非常的冷清。
之后,隆裕太后更加自责,悲痛之下一病不起。到了2月22日,她在自己弥留之际还拉着七岁溥仪的手反复念叨:
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而国亡,而母死,茫然不知。吾别汝之期至矣,沟渎道途,听汝自为而已。
隆裕太后薨逝后,逊清皇室为其上谥号“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还将其与光绪帝合葬于崇陵。而袁世凯也代表民国政府为她举办了极其隆重的葬礼,亲赠“女中尧舜”的匾额,就连驻京的各国使馆都降半旗致哀。
说来可悲,生前不被人看好的隆裕,死后却赢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尊重。
文史不假个人认为,隆裕太后算不上是一个政治家,她在国家危亡之际选择顺应潮流,只是一种无奈的妥协罢了。说到底,终生都无儿无女,甚至不被丈夫所接纳的隆裕太后,只是一个苦命的女人。
如果非要用四个字来评价隆裕太后,个人认为“命运多舛”要比“女中尧舜”更加妥帖一些。@文史不假
巾帼不让须眉,女中豪杰皇上皇,非商朝王后妇好丶唐朝武则天丶辽朝萧太后莫属。
妇好文武双全,亲自披挂上阵,带兵所向披靡,几无败绩,创造了女子也能顶天立地新纪录。
武则天长期主政,后来还当上大周朝女皇帝,开了女皇新河。在她治理下,国势强盛,日本等藩属国五体投地,并亲赠"倭奴"国名。武则天也跻身有作为帝王之列。
同样,萧太后主政,还亲自带兵四处征战,显示出卓越才华。
身居王后,却能力压群雄,独占鳌头。不仅美貌艳丽,而且领军治国才干卓绝,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因为她无意成为武则天式的人物,在高太后出现一位想要成为武则天一样的太后,这个人就是刘娥刘太后,只不过由于大臣的反对实在太强了,而刘太后本人政治手腕又不够强硬,再加上本身自己又没有太强的政治势力,同时宋朝对女人干政有很深的忌讳,更何况像武则天一样称帝。客观上来说刘太后还是有着非常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她先巧妙利用了寇准和丁谓之间的矛盾,借力打力,将其一并逐出权力中心,然后以辅佐宋仁宗为名义迫使宋真宗将皇权交于刘太后,并掌握了最高权力,成为事实上的皇帝,但刘太后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任贤用能,积极培养宋仁宗,执政期间基本上北宋政治清明,经济获得比较快的发展,生活水平获得较快的提高,奠定了仁宗盛世的局面,而高太后的政治能力还远远不如刘太后,她的执政就是为了废黜新法重回老路而来,宋朝面临严重的危机,对此毫无办法,而且严重激化改革派和保守派的矛盾,党争呈现白热化,对于改变宋朝的种种社会问题没有任何兴趣,所以也就不会有太大的作为,也不会有太高的政治眼光,更遑论成为武则天一样的人物了,武则天的政治手腕她们比不上,武则天的政治野心也没有,武则天的政治才能她没有,武则天的政治眼光更没有,所以对她们来说武则天只能是想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