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字五行属性是“火”,适合生辰八字缺火的孩子起名使用;
燎字笔画有16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燎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燎字不是常用字;
◎ 延烧:燎荒。燎原烈火。
◎ 烫:燎泡。
◎ 照明。
详细字义
◎ 燎 liáo
〈名〉
(1) 放在地上的火炬,大火把 [torch]
夜未央,庭燎之光。——《诗·小雅·庭燎》。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大者。“
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仪礼·士丧礼》注
(2) 又如:燎火(火炬);燎炬(火把);燎烛(烛炬)
词性变化
◎ 燎 liáo
〈动〉
(1) 烫 [scald]。如:燎浆泡
(2) 另见 liǎo;liào
基本词义
◎ 燎 liǎo
〈动〉
(1) (形声。从火,尞( liáo )声。本义:放火焚烧草木)
(2) 同本义 [burn]
燎,放火也。——《说文》
燎,烧田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燎,烧也。——《广雅》
若火之燎于原。——《书·洛诰》
燎京薪。——张衡《西京赋》
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诗·小雅·正月》
(3) 又如:星火燎原。又指放火烧田除草。如:燎荒;燎野(放火烧田;火烧原野)。泛指延烧;烧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书·盘庚上》
(4) 又如:燎火(延烧着的火);燎草儿(到祖坟上烧纸)
(5) 烤炙,烘干,烘烤 [roast;scald]
疑以火自燎。——《汉书·王莽传》
光武对灶燎衣。——《后汉书·冯异传》
(6) 被火焰烧焦 [singe]
发一灯可燎阿房。——《柳毅传》
(7) 如:燎眉(火烧眉毛。比喻情况急迫);燎发;燎毛
(8) 用同“憭”。明白;明了 [understand]
佼人燎兮。——《诗·陈风·月出》
(9) 又如:燎悟(明了,领悟);燎彻(了解透彻);燎燎(明显);燎亮(明白)
(10) 另见 liáo;liào
[①][liǎo]
[《廣韻》力小切,上小,來。]
[《廣韻》力照切,去笑,來。]
“轑4”的被通假字。
(1)放火烧田中杂草。
(2)泛指延烧;烧。
(3)烘烤。
(4)被火焰烧焦。
(5)用同“憭”。明白,明了。
[②][liáo]
[《廣韻》力昭切,平宵,來。]
(1)火炬。
(2)烫。参见“燎2泡”、“燎2漿”。
[③][liào]
[《廣韻》力照切,去笑,來。]
(1)照明。
(2)古祭名。烧柴祭天。古作“尞”。
(3)指柴薪。
(4)夜猎。参见“燎3獵”。
【发音】yóu jiāo huǒ liáo
【解释】形容焦急。
【出处】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一章:“齐标虽认为有理,却油浇火燎地问:‘依你说该咋办?’”
【发音】yóu jiān huǒ liáo
【解释】形容痛苦或焦灼。
【出处】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他觉着,像有个什么东西,在胸口上剧烈地涌动,闹得血管里的血,也加快了流速。继而,心里又油煎火燎,阵阵剧疼。”
【发音】hóng lú liáo fà
【解释】洪炉:大炉子。大火炉里烧毛发。比喻事情极易解决。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
【发音】yān xūn huǒ liǎo
【解释】烟和火熏烤,比喻酷热或干燥
【出处】孙犁《乡里旧闻》:“这架老织布机,我幼年还见过,烟熏火燎,通身变成黑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