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字五行属性是“金”,适合生辰八字缺金的孩子起名使用;
吏字笔画有6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吏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吏字不是常用字;
◎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吏治。官吏。
◎ 旧指小公务员: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详细字义
◎ 吏 lì
〈名〉
(1) (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2) 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official;mandarin]
吏,治人者也。——《说文》
吏者,名之师也。——《汉书·景帝纪》
吏所以治民也。——《汉书·惠帝纪》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管子·朋法》
王使委于三吏。——《左传·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
百吏庶民。——《国语·周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韩诗外传》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吏势(官吏的权势力量);吏议(官吏商讨政事;处分官吏;拟议定罪);吏司(管理司法案牍的官);吏兵(官吏和士兵);吏舍(官吏居住或办公的房子)。汉以后只指一般的小官员或吏卒
(4) 专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 [inferior official]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唐· 杜甫《石壕吏》
(5) 又如:吏目(八九品小官。又指地位在御医之下的一般医生);吏员(古代地方官府的小吏);胥吏(小官吏);狱吏(旧时管理监狱的小官)
(6) 吏部狱 [jail;prison]
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班固《汉书》
(7) 姓
词性变化
◎ 吏 lì
〈动〉
(1) 治理;为官 [administer]
夫吏者,理也。——《汉书·王莽传下》
是为长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吏,所以治民也。——《汉书·惠帝纪》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宋之问《蓝田山庄》
(2) 又如:吏才(为政的才能);吏方(为政的方略);吏道(官吏处理政务之道);吏隐(闲居下级官位);吏材(为政的才干)
[①][lì]
[《廣韻》力置切,去志,來。]
亦作“叓2”。
(1)古代对官员的通称。
(2)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
(3)治理;为官。
(4)指使为官。
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 唐朝·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唐朝·王维《酬郭给事 / 赠郭给事》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唐朝·祖咏《望蓟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唐朝·杜甫《石壕吏》
【发音】làn guān wū lì
【解释】贪污腐化的官吏
【出处】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一月前上司行文书来,说俺郑州滥官污吏较多。”
【发音】làn guān kù lì
【解释】滥:贪得。贪污腐化和残酷统治的官吏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俺哥哥以忠义为主,誓不扰害忠良,单杀滥官酷吏,倚强凌弱之人。”
【发音】tān lì huá xū
【解释】猾胥:狡诈的小官吏。贪财狡诈的小官吏
【出处】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先帝本意使民产率出钱专力于农,虽有贪吏猾胥,无所施其虐。”
【发音】tān guān wū lì
【解释】贪赃枉法的官吏。
【出处】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一应贪官污吏,准许先斩后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