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字五行属性是“火”,适合生辰八字缺火的孩子起名使用;
留字笔画有10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留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留字是常用字;
◎ 停止在某一个地方:停留。留学。留任。留级。留步。留守。留驻。
◎ 注意力放在上面:留心。留神。留意。
◎ 不忍舍弃,不忍离去:留连。留恋。
◎ 不使离开:留客。留宿。挽留。拘留。
◎ 接受:收留。
◎ 保存:保留。留存。留别。留念。留后路。
详细字义
◎ 留
畱 liú
〈动〉
(1) (会意。从田,从丣,丣亦( yǒu)声。从“田”,表示停留的地方。本义:停留,留下)
(2) 同本义(停止在某一处所,含有不动的意思) [stay]
畱,止也。——《说文》
令之留于酸枣。——《战国策·秦策》
灵连蜷兮既留。——《楚辞·云中君》
风气留其处。——《素问·虐论》
乃令张良留谢。——《史记·项羽本纪》
城入赵而璧留 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留五百人。——《资治通鉴·唐纪》
雪上空留。——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
留像于馆。——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逗留(暂时停留);留舍(留宿);留住(对城市年轻人的泛称);留居(保守,维持现状。停住,居留);留身(宋代大臣朝见,请求退朝时独留面奏机宜);留客住(一种头上装有倒钩的长枪)
(4) 使不离开;挽留 [ask sb. to stay]
廷椽起矣。状 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史记·滑稽列传》
昔子瑜在 柴桑时, 孔明来 吴,孤欲使 子瑜留之。——《三国演义》
(5) 又如:留行(挽留,使不离去);留款(挽留款待);留欢(留客欢宴);留饮(留客宴饮;留下宴饮)
(6) 引申为扣留 [detain;arrest]
赵高因留所赐 扶苏玺书。——《史记·李斯列传》
因留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匈奴留 汉使。——《汉书·李广苏建传》
(7) 又
汉亦留之。
武留 匈奴。
(8) 又如:留系(拘押,拘留);留身(拘留人身);留碍(阻碍,障碍)
(9) 保存;遗留 [reserve;leave]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10) 又如:留头(旧习。女孩幼时剃发,逐渐长大时开始蓄发,叫“留头”);留存(存留,保存);留取(留存)
(11) 滞留;拖延;搁置 [be detained;delay;suspend]
无留居。——《庄子·山水》。注:“滞守之谓。”
宿留海上。——《汉书·郊祀志》。注:“有所须待也。”
(12) 又如:留中(留于宫中不发。皇帝将臣下的奏章留在宫中,不批复不交议);留事(积压的公务);留连(耽搁;拖延);留时(延误时日)
(13) 留心 [be careful;take care]。如:留神方便(注意机会);留目(注目,注视);留盼(顾念,留意观看)
(14) 驻军 [station]。如:留田(屯田);留屯(驻军屯田)
(15) 留守 [stay behind to take care of things]。如:留戌(驻守);留后(留守,留台)
(16) 通“流”。水流动 [flow]
留动而生物。——《庄子·天地》
(17) 通“镏”。杀 [kill]
贤不可威,能不可留。——《管子·侈靡》
(18) 姓
词性变化
◎ 留 liú
〈形〉
(1) 长久 [long]
留,久也。——《尔雅》
悉数之乃留。——《礼记·儒行》。注:“久也。”
(2) 又如:留年(延年。亦指长寿);留瘦(中医指久病而体瘦)
(3) 尽,全 [whole]。如:留日(整天;终日)
[①][liú]
[《廣韻》力求切,平尤,來。]
亦作“畄1”。亦作“畱1”。
(1)停止在某一处所或地位上不动;不离去。
(2)使不离开;挽留。
(3)特指扣留。
(4)保存;遗留。
(5)拖延;搁置。
(6)长久。
(7)拘泥;执著。
(8)收受。
(9)指留居国外。参见“留洋”、“留學”、“留學生”。
(10)尽,全。参见“留日”。
(11)通“瘤”。瘤状物。
(12)通“流”。流动,移动。
(13)古行大射礼时,箭未中的而偏于下方,谓之“留”。
(14)天文学名词。由于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所以从地球上看来,有时行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好像停留不动,这叫做“留”。“留”一定发生在顺行和逆行转变的瞬间。
(15)古地名。春秋宋邑。
(16)古地名。春秋郑邑,地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
(17)姓。一说,即古“劉”字。
[②][liù]
[《廣韻》力救切,去宥,來。]
亦作“畄2”。
(1)等候,等待。
(2)通“”。谓捣土修筑。
[③][liǔ]
[《集韻》力九切,上有,來。]
亦作“畄3”。亦作“畱1”。
昴星的别名。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 舒亶 《菩萨蛮·画船捶鼓催君去》
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 宋朝·吴渊《念奴娇·我来牛渚》
塞垣多少思归客,留着长条赠远游。—— 朱栴 《官桥柳色》
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 宋朝·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宋朝·苏轼《念奴娇·中秋》
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唐朝·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槐阴别院宜清昼,入座春风秀美人图子阿谁留。—— 元朝·元好问《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 元朝·元好问《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 宋朝·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宋朝·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发音】mí liú zhī jì
【解释】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出处】《尚书 顾命》:“病日臻,既弥留。”
【发音】xīn qù nán liú
【解释】去:离开。心已在别处,难以挽留。
【出处】南朝梁·王僧孺《为姬人自伤》诗:“断弦犹可续,心去最难留。”
【发音】xuán tà liú bīn
【解释】榻:狭长而矮的床,特指待客留宿的床。把平日悬起的床放下来,留客人住下。比喻对客人以礼相待,格外尊敬。
【出处】《后汉书 徐稚传》:“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发音】jié fā liú bīn
【解释】晋陶侃少家贫。一日大雪,同郡孝廉范逵往访,陶母湛氏剪发卖以治馔款客,并剉碎草荐以供其马。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后以“截发留宾”为贤母好客的典故。
【出处】晋陶侃少家贫。一日大雪,同郡孝廉范逵往访,陶母湛氏剪发卖以治馔款客,并剉碎草荐以供其马。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