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处字读什么,处字是什么意思

处字读什么,处字是什么意思

  • 处字的读音chǔ
  • 处字的部首
  • 处字的笔画5画
  • 处字的构造半包围结构
  • 处字的繁体字
处字适合起名用字吗

处字五行属性是“金”,适合生辰八字缺金的孩子起名使用;

处字笔画有5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处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处字不是常用字;

处字的基本解释

◎ 居住:穴居野处。
◎ 存在,置身:设身处地。处心积虑。处世。
◎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处。
◎ 决定,决断:处理。
◎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处罚。处决。
◎ 止,隐退:处暑。

处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處、処 chú
〈动〉
(1) (会意。从口,从文,或从处,虍( hū)声。“”即“”的古字,于六书为会意。金文加声旁“虍( hù)”变成了形声字。本义:中止;停止)
(2) 同本义 [stop]
処,止也。得几而止。——《说文
君子之道,或出或处。——《·系辞上》
处者处。——《礼记·射义》。注:“犹留也。”
譬之如牛马处暑之既至。——《国语·楚语》。注:“止也。”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离。——三国 魏· 曹植《浮萍篇
(3) 居住;生活 [dwell]
莫敢遑处。——《·召南·殷其靁》
占右穴居而野处。——《·系辞下》
淖约若处子。——《庄子·逍遥游》。释文:“在室女也。”按,凡士或女未用皆称处。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4) 又如:穴居野处;处妇(居家的妇女);处处(居其所当居的地方);处势(居于有权势的高位);处逸(生活在安逸之中);处安思危(居安思危)
(5) 居家不仕,隐居 [withdraw from society and live in solitude]
处士横议。——《孟子
处人以誉尊。——《淮南子·主术》。谓有道艺在家隐居不仕者。
(6) 又如:处人(居家不出之人;隐士);处家(居家;在家里)
(7) 惩罚 [punish]
议罪处罚。——《汉书·师丹传》
(8) 又如:处制(处罚);处斩(执行斩决)
(9) 治理;办理 [manage]
德以处事。——《左传·文公十八年》
(10) 又如:处制(处理;办理);处断(处理决断);处方(给病人开药方)
(11) 决断;定夺 [judge]
臣愚不能处也。——《汉书·谷永传》。注:“断决也。”
(12) 又如:处正(犹裁决);处变(处置事变)
(13) 主持;执掌[take charge of;preside over]。如:处位(居位);处势(所处的地位);处馆(在私塾中教书;做私熟先生);处实(务实)
(14) 对待 [treat]
何以处我?——《礼记·檀弓下》
(15) 又如:处待(处置;对待);处物(对待人和事物)
(16) 相交,交往 [get along;have social intercourses with]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7) 又如:处不来;处常(长远相处);处交(结交,社交)
词性变化

處 chǔ 
〈形〉
(1) 定,常 [steady]
喜怒无处。——《吕氏春秋·诬徒》。注:“处,常也。”
犹思故处。——《吕氏春秋·音初》
(2) 另见 chù 
基本词义

處、処 chù 
〈名〉
(1) 处所;地方。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location;place]
处,所也。——《广韵
五刑三次,是无隐也。——《国语·鲁语上》。注:“次,处也。三处,野朝市。”
迁徙往来无常处。——《史记·五帝纪》
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迹指示兽处者人也。——《史记·萧相国世家》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住处;别处;停车处
(3) 部分;方面 [part;point]。如:好处;益处
(4) 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里的一级单位、一个部门 [department;section]。如:业务处;办事处;政策处
(5) 另见 chǔ 

处字在汉语字典的解释

[①][chǔ]
[《廣韻》昌與切,上語,昌。]
亦作“1”。“1”的繁体字。
(1)居住;居于,处在。
(2)居家不仕,隐居。
(3)指女子居家或未嫁。参见“處女”。
(4)安居;安身。
(5)留,留下。
(6)自居。
(7)停止,止歇。
(8)对待。
(9)相处,交往。
(10)引申为相交往的人,即老朋友。
(11)交,交接;交战。
(12)安顿;安排。
(13)引申为处置,发落。
(14)处罚,惩办。
(15)治理;办理。
(16)指办法。
(17)决断;定夺。
(18)委任,任用。
(19)当,担任;承受。
(20)保持;执持。
(21)主持;执掌。
(22)谋生,维持生活。
(23)审度;辨察。
(24)分别。
(25)成立,建立。参见“處家”。
(26)占,占有。
(27)生病。
(28)享有;据有;取。
(29)筹划,设法;打算,着想。
(30)聚,聚集。
(31)常,定准。
(32)姓。周有处子。见《尚友录》卷十五。
[②][chù]
亦作“2”。“2”的繁体字。
(1)处所,地方。
(2)部分;方面。
(3)时,时候。
(4)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里的一级单位、一个部门。如清代中央机关中有军机处、侍卫处。现在的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有人事处、总务处、技术情报处等。
(5)量词。
(6)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

处字在古汉语字典的解释

处古汉语字典解释

chǔ
〈动词〉停留,止息。孙子·军事》:“是故卷甲而遁,日夜不。”
〈动词〉住,居住。岳阳楼记:“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动词〉闲居,隐居。《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室者。”
〈动词〉《〈指南录〉后序》:“与贵酋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
〈动词〉置,理。《孔雀东南飞》:“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赤壁之战》:“愿将军量力而之。”
chù
〈名词〉所,地方。《垓下之战》:“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过秦论》:“良将劲驽守要害。”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
妇】居家之妇。
妾】宫中的童女。
1.有德才而隐居不愿作官的人。《荀子·非十二子》:“古之所谓者,德盛者也,能静者也。”2.未做官的士人。《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3.星名,即少微。《晋书·天文志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
治】方治病。
1.女。范晔《后汉书·张衡传》:“鸣鹤交颈,雎鸠相和。怀春,精魂回移。”2.士。《后汉书·逸民传序》:“自后帝德稍衰,邪嬖当朝,耿介,羞与卿相等列。”

处字在说文解字的解释

拼音:chǔ ; chù ;
解释:處或从虍聲。今或體獨行。轉謂処俗字。

含处字的诗歌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唐朝·张旭《桃花溪》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唐朝·舒頔《小重山·端午》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 宋朝·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 宋朝·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後山妾薄命之意》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 宋朝·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唐朝·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唐朝·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清朝·纳兰性德《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宋朝·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唐朝·刘禹锡《秋风引》

含处字的成语

【发音】chū chǔ jìn tuì

【解释】出仕或隐退。

【出处】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

【发音】dào chù pèng bì

【解释】比喻遇受阻碍或遭到拒绝。也指事情行不通或达不到目的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30章:“可惜他偏偏赶上了解放,到处碰壁,直碰得头破血流。”

【发音】nán guō chǔ shì

【解释】《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氵昬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后用以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参见“滥竽充数”。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发音】kě tóng huàn,nán chǔ ān

【解释】患:患难;处:相处,交往。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安乐。指忘恩负义的人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含处字的历史名人

郑处诲( 廷美, 唐郑州荥阳人), 字延美,浣子。大历进士。终位宣武军节度使。勤于著述,撰集至多。(,参见《新唐书》)

周处(?—297, 子隐, 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吴鄱阳太守周鲂子。少不修礼仪,纵情肆意,为州里所患,称为三害之一。处除三害,为百姓称赞。仕吴为无难督。吴亡,入洛阳为新平太守,累迁散骑常侍、御史中丞。氐人齐万年在关中起义,随梁王肜将兵镇压,兵败被杀,谥孝。著有《默语》、《风土记》、《吴书》等。

吴处厚( 伯固,  邵武(今属福建)人),举进士。蔡确尝从其学赋,及作相,处厚致书乞怜,确无意举荐。王珪请除处厚馆职,又为确所阻止。出知通利军,徙知汉阳军,遂不悦。元祐中,确知安州。处厚得其《车盖亭诗》,奏劾谤讥宣仁太后。确贬英州别驾,安置新州,擢知卫州,未几卒。绍圣间,追贬歙州别驾。

后处( 子里, 春秋末期齐(今山东省)),后处:姓后,名处,字子里,春秋末期齐(今山东省)人,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潜心传播儒学。唐开元年间封“营丘伯”,宋又加封“胶东侯”。

与处字同笔画的字
与处字同五行的字
与处字同部首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