辕字五行属性是“土”,适合生辰八字缺土的孩子起名使用;
辕字笔画有14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辕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辕字不是常用字;
◎ 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辕马。车辕。驾辕。南辕北辙。
◎ 旧时指军营、官署的外门,借指衙署:辕门。行(xíng )辕。
详细字义
◎ 辕
轅 yuán
〈名〉
(1) (形声。从车,袁声。本义:车辕子,车前驾牲口的直木)
(2) 同本义 [shafts of a cart]
辕,辀也。——《说文》。按,大车、柏车、羊车皆左右两木,曰辕,其形直。一牛在辕间;田车、兵车、乘车皆居中。一木穹隆而上,曰辀,其形曲。
今夫大车之辕挚,其登又难,既克其登,其覆车也必易。——《考工记·辀人》
凡为辕,三其轮崇。——《周礼·考工记·车人》
令尹南辕返旆。——《左传·宣公十二年》
(3) 又如:辕轭(车前驾牲口的直木和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借指车子)辕缚(指辂木。因其缚于辕上,故名)
(4) 古代帝王外出止宿时,于险阻处置车为屏藩,又仰两车使辕对峙如门,称辕门 [outer gate(of a commander's or emperor's temporary residence)formed by two carriages]
置旃以为辕门。——《谷梁传·昭公八年》
设车宫辕门。——《周礼》
(5) 又如:辕垣(官署)
(6) 后指军营之门或行馆,即长官战场司令部或官方的衙署 [office of magistrate]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三国演义》
城中有何新闻?抚军在辕否?——沈浮《浮生六记》
(7) 又如:辕门抄(清朝督抚官署抄寄属下州、府、县的公文或情报。后改为木板印刷)
(8) 车 [cart]。如:辕下(车下);辕辙(车迹);辕议(车夫的议论。泛指街谈巷议)
(9) 犁辕 [shaft of a plough]。如:辕长(犁辕的长度)
(10) 古地名 [Yuan village]。在今山东省禹城县境内
(11) 姓 [surname]。春秋陈有辕涛涂
[①][yuán]
[《廣韻》雨元切,平元,云。]
“辕1”的繁体字。
(1)车前驾牲口用的直木。压在车轴上,伸出车舆的前端。古代大车、柏车、羊车皆用辕,左右各一。
(2)车。
(3)犁辕。
(4)指车轮的外缘。
(5)辕门。指行宫。
(6)辕门。指官署。
(7)同“爰”。更易。参见“轅田”。
(8)古地名。在今山东省禹城县境内。
(9)姓。春秋陈有辕涛塗。见《左传·僖公四年》。
【卷十四】【車部】
輈也。从車袁聲。雨元切
輈也。攷工記。輈人爲輈。車人爲大車之轅。是輈與轅别也。許渾言之者,通偁則一也。轅之言如攀援而上也。从車。袁聲。雨元切。十四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辕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唐朝·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 明朝·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唐朝·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一》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唐朝·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二》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朝·李白《北风行》
【发音】jié yuán dù pèi
【解释】犹拦驾。语本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
【出处】语出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
【发音】pān yuán wò zhé
【解释】扳:通“攀”;辙:车迹。拉住车辕,躺在车道上挡车。指挽留眷恋好官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40卷:“遂解官东归,百姓闻知,扳辕卧辙而留,泣声震地。”
【发音】bài dǎo yuán mén
【解释】辕门: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3回:“若非一部全史了然于中,何能如此。妹子唯有拜倒辕门了。”
【发音】pān yuán wò zhé
【解释】拉住车辕,躺在车道上,不让车走。旧时用作挽留好官的谀词。
【出处】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 仕进》:“饯去任,当攀辕卧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