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用字读什么,用字是什么意思

用字读什么,用字是什么意思

  • 用字的读音yòng
  • 用字的部首
  • 用字的笔画5画
  • 用字的构造独体结构
  • 用字的繁体字
用字适合起名用字吗

用字五行属性是“土”,适合生辰八字缺土的孩子起名使用;

用字笔画有5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用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用字是常用字;

用字的基本解释

◎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使用。用心。用兵。用武。
◎ 可供使用的:用品。用具。
◎ 进饭食的婉辞:用饭。
◎ 花费的钱财:费用。用项。用资。
◎ 物质使用的效果:功用。有用之才。
◎ 需要(多为否定):不用多说。
◎ 因此:用此。

用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yòng 
〈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2) 同本义 [use;employ]
用,可施行也。——《说文
用,以也。——《苍颉篇
利用为大作。——《·益》
五行五用哉。——《虞书
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微子》
乘其财用出入。——《周礼·宰夫》
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周礼·小司徒》
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 管仲用之 齐, 子产用之 郑, 商君用之 秦, 仲长统言之 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宋· 王安石《上五事札子
皆不足用。——明· 魏禧《大铁椎传
用水彩。——蔡元培图画
兼用激刺。
又用篆章。——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用不着(没办法);备用(准备着供随时使用);实用(实际使用);拆用(拆开使用);用功(使用功力);用长(使用长武器);用板(使用诏书);用计(使用计谋);用天因地(利用天时,顺应地利);用钱(使用钱币);用药(使用药物)
(4) 任用(委派人员担任职务) [appoint]
不用尚书郎。——《乐府诗集·木兰诗》
用于昔日。——诸葛亮出师表
贤能为之用。——《三国志·诸葛亮传》
不能用也。——《资治通鉴
(5) 又如:大材小用(用人不当);重用(把某人放在重要的岗位上);叙用(任用);起用(重新起用已退职或已免职的人员);用才(任用人才);用臣(可任用之臣);用行舍藏(被任用就行其道,不被任用就退隐);用贤(任用贤人)
(6) 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 [apply]
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孙子·用间》
(7) 又如:用间(运用间谍);用计铺谋(安排计谋;出谋划策);用长(运用其所长);用奇(指军事上运用出人意料的策略);用思(运用心思);用智(运用智谋)
(8) 治理;管理 [administer]
仁人之用国,将修志意,正身行。——《荀子
(9) 又如:用民(治理和役使民众)
(10) 出力;效命 [put forth one's strength]
国有事,则学民恶法,商民善化,技艺之民不用,故其国易破也。——《商君书
(11) 又如:用精(专心一意)
(12) 需要 [need]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李白《与韩荆州书
(13) 又如:不用
(14) 吃;饮 [eat;drink]。如:用茶(饮茶,喝茶);用膳(吃饭);用餐(吃饭);用烟(吸烟,抽烟)
(15) 执政;当权 [be in power]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史记
(16) 行事;行动 [act]
经称鹏之用,其将飞也必待海之运,其飞也必以怒。——明· 徐渭《赡张君序
词性变化
yòng 
〈名〉
(1) 功用;功能 [function]
小礼无所用。——《史记·魏公子列传》
彼虽善事,其用不足称也。——唐· 韩愈《原毁
其用不足称。——唐· 韩愈《原毁
灵用不同。——唐· 李朝威《柳毅传
其用有二。——[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用头(用途)
(3) 器用;物质 [material]
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资治通鉴
(4) 又如:用器(器物;使用器物)
(5) 费用,资财 [cost;expenses]
给其食用。——《战国策·齐策四》
多求妄用。——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兵精足用。——《资治通鉴
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家常之用。
yòng 
〈介〉
(1) 因;由 [with;on]
觉见卧闻,俱用精神。——《论衡
(2) 又如:用逸待劳(以逸待劳);用情(以真实的感情相待)
(3) 凭,拿 [rely on]
何用识夫婿。——《乐府诗集·陌上桑》
高蝉正用一枝鸣。——宋· 洪迈《容斋续笔
(4) 因,因为 [because of;for]
必用此为务。——《史记·货殖列传》
用甲第为国相。——清· 周容《芋老人传
用此。——清· 方苞《狱中杂记
yòng 

(1) 表示结果,相当于“因而”、“于是” [hence;therefore;thus]
明淫于家,用殄厥也。——《·益稷》
(2) 又如:用是(因此)
(3) 表示目的,相当于“为了”、“为的是” [for]
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盘庚下

用字在汉语字典的解释

[①][yòng]
[《廣韻》余頌切,去用,以。]
(1)使用;任用。
(2)施行;实行。
(3)釆用;听从。
(4)指被采用。
(5)出力;效命。
(6)治理;管理。
(7)执政;当权。
(8)行事;行动。
(9)古代特指杀人以祭或杀牲以祭。
(10)适用;适宜。
(11)功用;作用。
(12)财用;费用。
(13)器具;器物。
(14)才具。
(15)须,需要。
(16)使,让。
(17)指吃、喝。
(18)犹做。
(19)犹有。
(20)信赖。
(21)副词。犹才。方才。
(22)副词。犹唯。只有。
(23)介词。犹言以。表示凭借或者原因。
(24)介词。犹由。表示处所。
(25)介词。犹于。表示时间。
(26)连词。因而;因此。
(27)疑问代词。犹何。表示反问。
(28)姓。晋有用绍世。见《希古楼金石萃编》九。

用字在古汉语字典的解释

用古汉语字典解释

yòng
〈动词〉使寡人之于国也》:“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心也。”
〈动词〉《涉江》:“忠不必兮,贤不必以。”
〈动词〉效力。《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者。”
〈动词〉需要,多否定。木兰诗》:“木兰不尚书郎。”
〈名词〉才能。《原毁》:“彼虽善是,其不足称也。”
〈名词〉资财。《荀子·天论》:“强本而节。”
〈名词〉处;作《赵威后问齐使》:“此率民出于者,何至今不杀乎。”
〈介词〉根据;凭。《陌上桑》:“何识夫婿。”
〈介词〉因为;由于。劝学:“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心躁也。”
〈介词〉在。《采草药》:“古法采草药多二月、八月,此殊未当。”
⒈行事。旧时多指祭祀之事。⒉掌权;管事。⒊引典故。
武】⒈使武力。⒉施展才能。

用字在说文解字的解释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用

【卷三】【部】

可施行也。从卜从中。衞宏說。凡之屬皆从????,古文。余訟切〖注〗臣鉉等曰:卜中乃可也。

用说文解字重文


????小篆

用说文解字白话版

,可以施行。字形采“卜、中”会义。注:此论是旁引卫宏先生对“”的本义说法。所有与相关的字,都采”作边旁。”字。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可施行也。从⺊中。衞宏說。⺊中則可施行。故取以會意。余訟切。九部。之屬皆从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用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含用字的诗歌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清朝·黄景仁《杂感(仙佛茫茫两未成)》

何用慰相思,裁书寄关右。—— 唐朝·李益《送诸暨王主簿之任》

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宋朝·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宋朝·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唐朝·柳宗元《早梅(早梅发高树)》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宋朝·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唐朝·杜牧《题齐安城楼》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唐朝·李白《战城南》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唐朝·李绅《答章孝标》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朝·李白《将进酒》

含用字的成语

【发音】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zhāo

【解释】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卢俊义听了大怒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我要你跟我去走一遭,你便有许多推故。’”

【发音】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jūn yī shí

【解释】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出处】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的。”

【发音】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shí

【解释】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出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 誓师》:“尝言‘养军千日,用军一时’。俺们不替朝廷出力,竟是一伙禽兽了。”

【发音】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zhāo

【解释】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

【出处】《秦并六国平话》卷上:“王贲启奏曰:‘告陛下,养军千日,用在一朝。’”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主公,可不道,养军千日,用在一朝。为臣子要尽忠报国也呵!”

含用字的历史名人

朱用纯(1617——1688, 致一, 江南昆山(今江苏昆山)人), 自号柏庐。博学,有孝行。治学遵循程、朱理学,知行并重,以至敬为法则。弃诸生名。奉养其母。认为“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居丧哀毁。晚年著有《辍讲语》、《治家格言》。与徐枋、杨无咎合称“吴中三高士”。

黄廷用(1500—1566, 汝行,  明福建莆田人),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廖均用( 元代蒲圻),廖均用:元代蒲圻人,忠孝仁义。曾负土成坟葬父,仗义疏财,救济难民,传为美谈。

与用字同笔画的字
与用字同五行的字
与用字同部首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