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字五行属性是“金”,适合生辰八字缺金的孩子起名使用;
始字笔画有8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始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始字是常用字;
◎ 起头,最初,与“终”相对:开始。始终。始祖。始创。周而复始。
◎ 才,刚才:方始。始悟(才觉悟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详细字义
◎ 始 shǐ
〈名〉
(1) (形声。从女,台声。本义:开头,开始)
(2) 同本义。与“终”相对 [begin;start]
始,女之初也。——《说文》。朱曰:“裁衣之始为初,草木之始为才,人身之始为首为元,筑墙之始为基,开户之始为戽,子孙之始为祖,形生之始为胎。”
无名天地之始。——《老子》。注:“始者,道本也。”
始求深也。——《易·恒》。虞注:“乾为始。”
君子慎始。——《礼记·经解》
礼始于冠。——《礼记·昏义》。注:“犹根也。”
天地者,生之始也。——《荀子·王制》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始缢即气绝。——方苞《狱中杂记》
始于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 蔡元培《图画》
(3) 又如:始卒(开始和终止);始室(始娶的妻子,元配夫人);始基(初立的基业);自始至终
(4) 过去,从前 [past]
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左传》
(5) 根本,本源 [foundation]
坚树在始。——《国语》。韦昭注:“始,根本也。”
(6) 姓
词性变化
◎ 始 shǐ
〈副〉
(1) 当初,在最初的时候 [at first]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始春(立春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始愿(最初的志愿);欲善终,应善始;始初(开始,起初);始闻其语(当初听到他的话)
(3) 曾,尝 [before long]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4) 刚刚;才 [just, only then]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宋· 苏洵《六国论》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始适还家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千呼万唤始出来
(6) 然后;随之;立刻就 [then]
母亲良氏,素有阴虚之症,服药即吐,惟以海参煮食,始能稍安。——《镜花缘》
(7) 仅仅,只 [only]
访古始及平台间。—— 唐· 李白《梁园吟》
◎ 始 shǐ
〈动〉
(1) 谋划 [plan and contrive]
爰始爰谋,爰契我龟。——《诗·大雅·緜》。马瑞辰通释:“始亦谋也。爰始爰谋,犹言是究是图也。”
(2) 滋生 [breed]
君子念始之者也。——《礼记》。郑玄注:“始,犹生也。”
[①][shǐ]
[《廣韻》詩止切,上止,書。]
“乨1”的今字。“兘1”的今字。
(1)开始;开端。与“终”相对。
(2)昔,当初。与“今”相对。
(3)先,首先。与“後”相对。
(4)谋划。
(5)滋生。
(6)根本,本源。
(7)副词。才,刚。
(8)副词。正,正在。
(9)副词。仅,只。
(10)副词。犹尝,曾。参见“未始”。
(11)姓。《史记·项羽本纪》有军候始成。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唐朝·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宋朝·欧阳修《画眉鸟》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唐朝·顾夐《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朝·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 唐朝·王建《七夕曲》
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 清朝·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 宋朝·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 唐朝·张曙《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唐朝·孟郊《劝学(青春须早为)》
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 唐朝·李白《(七言古诗)司马将军歌》
【发音】jǐn běn xiáng shǐ
【解释】谓事情一开始就要谨慎严格。
【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故为人君者,谨本详始,敬小慎微,志如死灰,形如委衣。”
【发音】jǐn zhōng rú shǐ
【解释】谓谨慎小心、始终一致。
【出处】宋·楼钥《签书枢密院致仕赠资政殿学士正惠林公神道碑》:“心与天通,动有阴相,谨终如始,视险若夷。”
【发音】jǐn zhōng shèn shǐ
【解释】见“谨终如始”。
【出处】明·解缙《瑞应歌辞序》:“谦恭抑畏,谨终慎始,巍巍蔼蔼,不可悉记。”
【发音】guàn chè shǐ zhōng
【解释】贯彻:彻底实现或体现。指自始至终地坚持下去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4回:“对于内学相宗各法门,尤能贯彻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