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字五行属性是“木”,适合生辰八字缺木的孩子起名使用;
蓬字笔画有13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蓬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蓬字不是常用字;
◎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中心黄色,叶似柳叶,子实有毛(亦称“飞蓬”):蓬门。蓬心(“蓬”的心狭窄而弯曲,喻茅塞不通的头脑。谦辞,用以表示自己见识浅陋,蠢笨)。蓬户瓮牗。蓬生麻中(喻在良好的生长环境里,自然会受到好的影响)。蓬荜生辉(使得自家有了光彩。谦辞,用来称谢别人字画等物品的赠予或客人的来访)。
◎ 散乱:蓬乱。蓬松。蓬头垢面。
◎ 茂盛,旺盛:蓬勃。
◎ 量词,用于类似成丛飞蓬的东西:一蓬凤尾竹。
详细字义
◎ 蓬 péng
〈名〉
(1) (形声。从艸,逢声。本义:草名。蓬蒿)
(2) 同本义 [Erigeron acris]
蓬,蒿也。——《说文》
彼茁者蓬。——《诗·召南·驺虞》
桑蓬矢六。——《礼记·内则》
若纵火于秋蓬。——《楚辞·沈江》。注:“蒿也。”
飘萍浮而蓬转。——潘岳《西征赋》?
(3) 又如:蓬厂(草棚);蓬窗(草窗,意为破败的窗户);蓬麻(比喻良好的学习环境);蓬转(蓬草随风飞转);蓬衡(陋室茅舍;蓬户衡门);蓬门(蓬草编成的门户。形容穷人的住家)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4) 某些植物果实的外苞 [bud]
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5) 又如:莲蓬
(6) 星名 [star’s name]。如:蓬星(古星名。古代的新星或彗星)
(7) 姓
词性变化
◎ 蓬 péng
〈形〉
(1) 散乱 [dishevelled]
蓬头突须。——《庄子·说剑》
西王母蓬发。——《西山经·玉山》
(2) 又如:蓬首(头发散乱像飞蓬一样);蓬葆(蓬草和羽葆。比喻头发散乱);蓬乱(形容须发或草木凌乱);蓬发(蓬松、散乱的头发);蓬鬓(鬓发蓬乱)
(3) 草木茂盛的样子 [flourishing]。如:蓬蓬(茂盛、蓬勃的样子)
◎ 蓬 péng
〈量〉
用于枝叶茂盛的花草等的一团 [clump]。如:一蓬竹子;满山毛竹,一蓬挨一蓬;一蓬金黄如紫红的光雾升上屋顶
[①][péng]
[《廣韻》薄紅切,平東,並。]
亦作“莑1”。亦作“蘕1”。
(1)草名。叶形似柳叶,边缘有锯齿,花外围白色,中心黄色。秋枯根拔,遇风飞旋,故又名“飞蓬”。
(2)蓬松;散乱。
(3)某些植物果实的外苞。
(4)往上升(起)。
(5)量词。用于蓬状事物。
(6)蓬莱的省称。参见“蓬島”、“蓬瀛”。
(7)象声词。
(8)见“蓬勃”。
(9)用同“篷”。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朝·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清朝·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唐朝·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唐朝·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宋朝·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唐朝·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宋朝·王令《暑旱苦热》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唐朝·杜荀鹤《山中寡妇 / 时世行》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明朝·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唐朝·王之涣《九日送别》
【发音】péng tóu chì jiǎo
【解释】头发蓬乱,光着脚丫。形容未经修饰很不整齐的样子。
【出处】明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一回:“被人打得蓬头赤脚,衣裳粉碎。”
【发音】péng tóu xiǎn zú
【解释】蓬:散乱。跣:赤脚。头发散乱,双脚赤裸。形容人衣冠不整,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亦作“披头跣足”、“蓬头赤脚”。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买臣妻的后夫亦在役中,其妻蓬头跣足,随伴送饭。”
【发音】péng wū shēng huī
【解释】蓬屋:简陋的房屋。使陋室增添光辉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6回:“家父斋僧二十余年,更不曾遇着好人,今幸圆满,四位下降,诚然是蓬屋生辉。”
【发音】péng hù chái mén
【解释】用柴草、树枝等做成的门户。形容居处简陋,生活困苦。
【出处】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住的是草舍茅庵,蓬户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