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字五行属性是“火”,适合生辰八字缺火的孩子起名使用;
烂字笔画有9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烂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的姓氏+名字的组合更加匀称;
◎ 头绪杂乱:烂摊子。◎ 明,有光彩:烂银枪。烂漫。
详细字义
◎ 烂
爛、孏 làn
〈动〉
(1) (形声。从火,阑声。本义:煮烂)
(2) 同本义 [thoroughly cooked;tender;soft]
孏,孰也。——《说文》。字亦作爛。
熟而不烂。——《吕氏春秋·本味》
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3) 又
此儿头不烂。
是必烂也。
三首俱烂。
(4) 又如:烂饭(加水较多而煮成的又软又烂的饭);烂煮(煮至熟烂);烂蒸(蒸至烂熟);烂椹(熟透的桑椹)
(5) 火烧伤 [burn]
焦头烂额为上客。——《汉书·霍光传》
(6) 头绪乱 [messy;be all in a mess]。如:烂子(乱子);烂事(方言。犹言麻烦事或办糟了的事)
(7) 零碎,断片 [scraps]。如:烂纸片;衣服穿烂了
词性变化
◎ 烂
爛 làn
〈形〉
(1) 腐烂,腐败 [become putrid;fester;rot]
烂灰生蝇。——《淮南子·说山》。注:“腐也。”
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三国演义》
(2) 又如:一场大雨使麦子烂了;烂黄齑(烂腌菜,比喻爱情不专的人);烂败(腐烂);烂损(腐烂败坏);烂碎(腐烂破碎);烂溃(溃烂)
(3) 明亮、光明;色彩绚丽[bright;radiant]
明星有烂。——《诗·郑风·女曰鸡鸣》
烂昭昭兮未央。——《楚辞·云中君》。注:“光貌。”
登降炤烂。——班固《西都赋》。注:“明也。”
功德烂然。——《汉书·王莽传》
(4) 又如:灿烂(光彩显明耀眼);烂灼(灿粒闪灼);烂熳(坦率自然,不做作);烂目(耀眼)
(5) 形容物体呈稀糊状态 [sodden;mashed]。如:烂浆(形容物成稀糊状);烂酱(形容物体呈稀烂的糊状)
(6) 放荡 [dissipated]。如:烂污(人行为放荡不端);烂料(败家子);烂仔(流氓);烂靡(靡烂);烂货(称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人)
◎ 烂
爛 làn
〈副〉
程度深;极、盛 [extreme]。如:烂火(烈火);烂红(深红)
[①][làn]
[《廣韻》郎旰切,去翰,來。]
“煉2”的被通假字。亦作“爤1”。“烂1”的繁体字。
(1)用火煮熟。
(2)指食物煮得很熟或瓜果过分成熟后的松软状态。
(3)形容物体呈稀糊状态。
(4)精通;极熟悉。
(5)犹甚;极。表示程度高或深。
(6)随意;随便。
(7)放荡,不节制。
(8)灼伤;烫伤。
(9)腐烂,腐败。
(10)破碎;破烂。
(11)形容毁伤严重。
(12)形容内心极其痛苦或焦急。
(13)头绪乱。参见“爛帳”、“爛攤子”。
(14)詈词。对人或物的蔑称。
(15)光明;明亮。
(16)色彩绚丽。
(17)众多貌。
(18)盛,茂盛。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 宋朝·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唐朝·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宋朝·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宋朝·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一年一度,烂漫离披,似长江去浪。—— 元朝·吴澄《渡江云·揭浩斋送春和韵》
玉屏风冷愁人醉烂漫、梅花翠云。—— 宋朝·吴文英《柳梢青·与龟翁登研意观雪怀癸卯岁腊朝断桥并马之游》
漠漠梨花烂漫,纷纷柳絮飞残。—— 宋朝·陈允平《红林擒近·寿词·满路花》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 宋朝·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宋朝·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唐朝·杜甫《秋雨叹三首》
【发音】shān tóng shí làn
【解释】谓山无草木,石头腐烂。喻不可能有的现象。
【出处】宋·刘昌诗《芦浦笔记·欢会誓》:“山童石烂,言则可诞;山崇石坚,此言不愆。”
【发音】fèi tóng làn tiě
【解释】一堆破烂金属。借指无用的东西
【出处】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残缺不全的凿岩机,卷扬机,糟电线,破桌子,铁锈斑斑的破罐笼,还有一堆堆废铜烂铁,没有一件完整的东西。”
【发音】duàn làn cháo bào
【解释】断烂:形容陈腐杂乱;朝报:古代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奏章之类的文件。指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
【出处】《宋史 王安石传》:“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
【发音】zhū mò làn rán
【解释】朱墨:朱笔和墨笔;烂然:光明的样子。形容读书勒奋
【出处】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贾田祖》:“田祖好学,多所瞻涉,喜《左氏春秋》未尝去手,旁行斜上,朱墨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