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汉代我国西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自大:自以为很大。比喻孤陋寡闻;妄自尊大。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夜郎自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1.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就是夜郎自大,我们可以用井底之蛙来形容他。
2.实践证明,夜郎自大是很可笑的。
3.那个人夜郎自大,根本不知道天高地厚。
4.要注意学习外界的先进经验,不能闭关自守,夜郎自大。
5.由于夜郎自大,这次考试他失败了。
6.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
7.责任不是空有其表的虚华,也不是夜郎自大的狂妄,而是成熟三思后的稳重。
8.他的这种夜郎自大的神态弄得我们哭笑不得。
9.我们要进步,就绝不能夜郎自大,故步自封。
10.坐井观天,夜郎自大,是反对改革的人的通病。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说: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滇王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使者一听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个小国家,竟然无知的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却没想到后来使者到了夜郎国,骄傲又无知的国王因为不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
夜郎自大造句1、近年来,“夜郎自大”所体现的对于夜郎君主的误解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2、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
3、你夜郎自大的傲慢态度是最大的错误。
4、这是一种类似于夜郎自大的无知下的荒唐幻觉。夜郎自大造句。
5、晚清有些人对内坚持传统礼教,对外则夜郎自大,盲目排斥外国文明。
6、我们要进步,就绝不能夜郎自大,故步自封。
7、要避免夜郎自大的毛病,就得扩大视野,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经验。
8、强中更有强中手,年轻人有成就后切忌夜郎自大。
答:我个人认为这两个成语应该是代表的范围不同,妄自尊大可能是已经是有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却心还不满,不清楚自己的本事,从而有了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夜郎自大应该是没有什么成就,就象是空中楼阁一样,那纯粹的就是一个作梦的境界,是不清楚自己的定位,要知道站的越高,摔的越狠。
夜郎自大中“夜郎”指的是现在贵州地区。
夜郎故事首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后,为寻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于公元前122年派遣使者到达今云南的滇国,再无法西进。逗留期间,滇王问汉使:“汉敦与我大?”后来汉使返长安时经过夜郎,夜郎国君也提出了同样问题。这段很平常的故事后来便演变成家喻户晓的成语
词义:比喻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行为.近义:妄自尊大反义:虚怀若谷自惭形秽、自轻自贱、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出处: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实例:驾炮车之狂云,遂以~.恃贪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
夜郎自大,说得是古夜郎国,也就是现在我们贵州这边的事情。
其实夜郎并不是自大,而是无知,没有见过世面,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以为天就是井口那么大。如果有机会跳出古井,肯定会大开眼界,也就不会问:汉与夜郎,孰大?这样幼稚的问题,也就没有后来贻笑大方的“夜郎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