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满屋子人一起大笑起来。
宋 欧阳修《归田录》第一卷:“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烘堂大笑。”
哄堂大笑偏正式;作谓语、补语;含褒义。
1.大李擅长讲笑话,时常妙语连珠,谈言微中,引得哄堂大笑。
2.老师讲的故事生动、幽默,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3.喜剧演员的精彩表演,逗得我们哄堂大笑。
4.她今天打扮得不伦不类的,一踏入教室便引起大家哄堂大笑。
5.他那迫不及待的样子,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6.他那火烧眉毛的样子容貌面容,激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7.突然很怀念那些和同学们一起哄堂大笑的日子......
8.我怎么看着你就想QQ的那只企鹅啊。瞬间全屋的人哄堂大笑乐翻。
9.站在讲台上,他拿腔作势地学老师讲课,乐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10.火烧眉毛:他那火烧眉毛的样子容貌面容,激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哄堂大笑hōng táng dà xiào ㄏㄨㄥ ㄊㄤˊ ㄉㄚˋ ㄒㄧㄠˋ
形容众人同时大笑。参见「哄堂」条。《歧路灯.第三○回》:「陆郭二人同声道:『托爷们的洪庇,那时小弟还要叫戏哩。』大家哄堂大笑。」也作「哄堂大笑」。
答:没啥区别。都是形容满屋子的人大笑。
哄堂大笑
[hōng táng dà xiào]
出处
宋·欧阳修《归田录》第一卷:“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烘(哄)堂大笑。”
释义
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哄堂大笑”意思是指满屋子的人同时发笑。
此典出自唐代赵璘《因话录》卷五征部记载:“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以一御史知杂事,谓之杂端。当时规矩,公堂会食,皆绝言笑,惟杂端笑而三院皆笑,谓之“烘堂”。后来,宋朝人曾在《类说》一书中,将此引作“哄堂”
哄堂大笑[hōngtángdàxiào]释义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褒义堂:屋子。
哄堂大笑是指大家一起笑。哈哈大笑一般是指某个人的大笑
哄堂大笑是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堂是指屋子。
捧腹大笑、烘堂大笑 反义词: 哑然失笑、泣不成声、涕泗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