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包容;垢:通“诟”;耻辱。指容忍耻辱。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
含垢忍辱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同忍辱负重。
1.我北宗至今从纯阳子道祖而来已经有不知多少年岁,都奉行着忍辱含垢的哲理。
2.做人有时候需要含垢忍辱。
3.人们渴望不再含垢忍辱地生活,不再被抹杀做人的尊严,正是在这种急切心情的推动下,起义才得以应运而生。
4.最后的证明在于能够含垢忍辱,无怨无悔。
5.他原谅摩斯先生,一边心想,不知道这么含垢忍辱究竟是什么味儿。
6.水蚌坚韧不拔,忍痛磨砺,孕育珍珠;史迁坚韧不拔,含垢忍辱,发愤著书;苏武坚韧不拔,吞毡饮雪,边关牧羊。
7.我们别无退路,否则只能含垢忍辱,沦为奴隶。
8.无数的嘲讽钻进了他的耳道,他没有时间来分辩,他宁可含垢忍辱。
9.他是含垢忍辱到圣格雷戈里饭店来的。
10.那是什么样的年月?一切真善美和假恶丑、是与非、红与黑全都颠颠倒倒光怪陆离的年月,牛肝猪肺、狼心狗肚一锅煎炒、蒸熬的年月。正义含垢忍辱、苟且偷生,派性应运而生、风火狂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