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舟:船;济:渡水。
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同舟共济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灾难发生后,全国人民和灾区人民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2.我们就像同舟共济的兄弟,有福共享,有难同当。
3.只要我们团结互助,同舟共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4.在落后贫困的年代,我们同舟共济用肩膀抗起重担;在繁荣昌胜的时代,我们奋勇向前靠双手开拓辉煌。
5.茫茫人海,我们相遇,一种缘,一种分。彼此形影相依,我们永不分离。有甜一起享,有苦一起担。同舟共济那些年,是我们永远无法忘怀。
6.对于环境保护工程,政府、企业、公民不仅要各有担当,更须同舟共济。
7.这次军训,咱们几个人组成一个班,每个人都要有同舟共济的信念,才能把我们的集体荣誉感建立起来。
8.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该同舟共济。
9.大家要同舟共济,共同面对接下来的困难。
10.命运共担,同舟共济,团结拼搏,共创繁荣。
同舟共济,出自《孙子·九地》,本意是指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南朝范晔在《后汉书·朱穆传》中也提到,“共舆而驰,同舟而济,舆倾舟覆,患实共之。”意思是说共坐在一个车上奔驰,同乘一条船渡河,一旦车倒船翻,车上船上的人将要共历患难。古人以此说明一个道理,共舆同舟的人,若是遇见大灾大难,即便是舆倾舟覆,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同心协力、相互帮助,便能共同渡过难关。
同舟共济是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济:渡河);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同舟共济”在句子中一般充当谓语、定语;多含褒义。
同舟共济(拼音:tóng zhōu gòng j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孙子兵法·九地》。
两个字完全相同,没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