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法;计:计谋。想尽种种办法;用出种种计谋。
宋 朱熹《朱子类语 卷三十五 论语》:“譬如捉贼相似,须是著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捉他。”
千方百计联合式;作状语、宾语;含褒义。
1.那些小人总是千方百计的找我麻烦,但终究奈何不了我。
2.为了解决眼前的难题,他们确实用尽了千方百计。
3.为了推动新的政策,政府千方百计地发出各种说帖。
4.秦桧为了个人目的,千方百计地陷害岳飞。
5.他千方百计的想夺得这次比赛的冠军。
6.困难再大,我们也要千方百计地完成任务。
7.玲玲千方百计地劝说小薇来参加活动。
8.他千方百计想爬上那个万人之上的宝座。
9.蒋乡长千方百计地想把这条公路修通。
10.课堂上,老师千方百计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千方百计拼音:qiānfāngbǎijì词义:想尽一切办法,用尽各种计谋。词性:形容词。褒贬:中性词。用在不同的地方,与时刻,有着不同的意义双语例句︓①︓我们千方百计地挽救他。②︓她千方百计在他们之间挑起麻烦。结构:联合式。近义:想方设法。【反义词】:无计可施、束手无策【辨析】:~和“想方设法”;都有“想尽办法”的意思。不同在于:~是指“用尽一切办法”;“想方设法”是“多方面想办法。”出处:《朱子语类·论语十七》:“譬如捉贼相似,须是着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他。”
[释义] 方:方法;计:计谋.想尽种种办法;用出种种计谋.[语出]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十五·论语》:“譬如捉贼相似;须是著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捉他.”
[正音] 计;不能读作“jī”.[辨形] 计;不能写作“记”.[近义] 想方设法[反义] 无计可施 束手无策[用法] 用作褒义.多用于想尽办法.①谓词性;一般作状语.②体词性;一般作宾语.[结构] 联合式.[辨析] 和“想方设法”;都有“想尽办法”的意思.不同在于:是指“用尽一切办法”;“想方设法”是“多方面想办法.”
[例句](1)为了加速积累社会主义建设资金;工人们~地增产节约.(2)困难再大;我们也要~地完成任务.
千方百计 拼音: qiān fāng bǎi jì 简拼: qfbj 近义词: 想方设法 反义词: 无计可施、束手无策 用法: 联合式;作状语、宾语;含褒义 解释: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出处: 宋·朱熹《朱子类语·卷三十五·论语》:“譬如捉贼相似,须是著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捉他。” 例子: 这个老匪开初~想收买这支已经武装了的工人队伍,可是工人们坚决拒绝加入匪股。(曲波《林海雪原》十四) 谒后语: 谜语: 1000的平方=100x100x100 成语故事:不是,只是一个词语。
答:一、千方百计的近义词 :挖空心思、殚思极虑、煞费苦心、费尽心机、绞尽脑汁、处心积虑、百计千谋、殚精竭虑、多方百计、想方设法二、千方百计的反义词 :束手无策、无可奈何、一筹莫展、心血来潮、走头无路、无可耐何、无计可施、走投无路三、千方百计的意思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计谋。
想方设法、绞尽脑汁、深谋远虑
首先千方百计的意思是: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那么计的意思就是 方法、办法、策略.
近义词:想方设法
反义词:无计可施、束手无策
用法:联合式;作状语、宾语;含褒义
出处:宋·朱熹《朱子类语·卷三十五·论语》:“譬如捉贼相似,须是著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捉他.”
CD曲目:
1.千方百计
2.我想爱
3.向日葵的微笑
4.温存记忆
5.过客
6.酸酸甜甜
7.女捕快
8.流星雨又来临
9.I DON’T CRY
10.疯人愿
11.二十三
12.梦的怒放
一、浙商“四千精神”是当年温州人闯市场总结出来的。
二、原文:“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
三:时间:上世纪80年代
四、温州属于沿海地区,前面是大海,后面是大山,发展传统农业没有优势,生存环境比较恶劣。在这种情况下,温州人只能另辟蹊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正是在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温州人吼出了“四千精神”,在全国轰动一时。“四千精神”是当年温州人闯市场的生动写照,也是浙江人民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五,正因为浙江人民的四个千方百计精神而造就了浙江富省富民,被中央选定建成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