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武力割占一个地区,与中央政权对立。亦作“各霸一方”。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1卷:“方今朝政颠倒,宦官弄权,官家威令不行,天下英雄皆有割据一方之意。”
割据一方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地方势力等。
军阀是什么?是有军队的阀,其实就是某一个区域的控制者。有军人背景,才能了解军队,会打仗,能更好的管理、组织部队。
具备这个出身的,基本也成不了军阀,所以还需要其他条件。
(北洋军人)
军阀生于乱世,乱世最有的就是机遇,只有抓住或者跟对机遇才有可能成为军阀。在民国大致有两次三次军阀崛起的机会。
一个是辛亥革命,比如阎锡山、唐继尧、陆荣廷、熊克武、张作霖都是这时候崛起的。没抓住这个机会的李宗仁到护法战争的时候也才是个营长。
二是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奉系、直系、皖系的混战,造就了大军阀,也造就了小军阀,比如张宗昌通过二次直奉战争实力扩充,直接获得了山东地盘;汤玉麟就获得了热河地盘。杨森跟着吴佩孚混总能找到一席之地。
(北洋军阀)
三是国民革命军北伐。国军北伐是又一次大变动机会,魏益三一年换了五个东家。石友三、韩复榘都是这个时候崛起的。
(新军阀)
之后想再成军阀就难了,后面就是存量竞争了。
有机遇其实也不够,关键得有团队。比如张作霖有自己的结义兄弟;阎锡山有自己的五台人;蒋介石有自己的黄埔学生;各地军阀也积极吸收保定毕业生;张学良有自己的讲武堂学生。
没有这些支柱,要成为名士都难,就别指望了。
(张作霖的团队)
三要素:军人背景,机遇,团队。乱世中成为军阀的绝大多数都是军人,少数是文人与泥腿子。在合适的时期和自己的团队抓住机遇就有机会了。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对于民国时期的军阀来说,宣布独立可以说是最没有“性价比”的一个选项。民国时期的军阀割据局面本质上是中央政权羸弱导致对地方失去控制力,换句话说,虽然军阀之间冲突不断、且并没有形成相对牢固的联盟,但军阀之间也并非完全没有共同底限。当时的民国政府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才有了一步步蚕食地方武装的条件。
从目的性上来说,军阀进行武力扩张、与中央政府和其他军阀发生冲突原因在于利益范围受到侵犯或不满足需求,换言之军阀事实上是具有消灭其他军阀实现统一这个上限、以及固守控制范围不被吞并这个下限的,为实现上限不能局限于一城一地,为避免下限不能避战求和。这种状况对于当时的现实情况而言,基本达到了满足任何一个军阀的需求。
两千多年的大一统观念,早已深入到了中国人的精髓中,谁要是靠武力割据一方,谁就是中华民族的罪人,割据一方没有选择独立不仅是害怕“群起而攻之”,就连他自己恐怕也没有独立的念头,中国的历史告诉人们,中国某一个地方,一旦发生独立,面临的就是战争,最终还会统一,有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藩镇割据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军政合一的地方政府)权利过大,导致地方政府有力量能中央政府进行抗衡。只要中央政府能控制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取消地方政府拥有军队的权利,就不可能存在藩镇割据的现象。
我觉得张鲁割据的原因有两点:
大势环境所驱,张鲁具备割据汉中的外在条件。
放眼地方环境,东汉和西汉不同,土地兼并更剧烈(可能是因为光武帝刘秀太强,立国太顺利,地方的渗透反而太短)。这导致地方势力崛起,经济上实力雄厚(拥有大量自给自足的田庄),政治上称霸一方(形成了大族、大姓、甲族、冠族,地方名士、人才辈出),军事上拥兵自强(招募私兵等)。军阀集军、政、财于一身,借镇压黄巾起义,出现了超过郡守的、统领数州的“州牧”,这一点极类似后世的唐末藩镇“节度使”。
至于东汉中央环境,头三位光武帝、明帝、章帝相当不错,但之后的君主便平庸甚至昏庸。这导致外戚、宦官势力崛起,皇权极度衰落;最后外戚何进入京被杀,宦官然后也被剿灭,二者算是同归于尽。西凉董卓登上中央舞台,中央权力落到地方军阀手中,被各种不服,于是开启军阀争霸了的三国时代。
1、张鲁的老爹、老爸、老妈都很强。
传说张鲁还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十世孙,爷爷是天师道(五斗米道)教祖张陵(著名的张道陵,天师道称为祖师),父亲是张衡(二代天师,天师道又称嗣师,张鲁自己是三代天师,天师道称为系师) 。母亲这边,和益州牧、东汉皇族刘焉家族关系密切,妥妥的大族豪强。此外,他的谋士阎圃也是机智,具体的可以度娘阎圃事迹。
身处乱世,有这么强的家族势力,自要干一番事业。农民起义,军阀混战,流民日渐增多,五斗米道却能壮大。于是张鲁、刘焉互相利用(张鲁借助四川刘焉军、财势力,刘焉用五斗米教巩固自身地盘),进攻汉中,打走了东汉原先的太守苏固,有了自己的地盘。
后来刘焉去世,儿子刘璋即位,张鲁进一步壮大地盘。他不服刘璋,全家被刘璋所杀。随即叛变,攻下刘璋的巴西郡。
东汉政府无力征讨,便做个顺水人情,升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有了朝廷的名义支持,以及汉中本身重要地理位置,张鲁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
总结一下,张鲁有家族实力支持,加上审时度势,所以割据一方。但话说回来,汉中地理位置居中,他个人能力有限,夹在众多虎狼之间,难免畏手畏脚。张鲁所幸保境安民,闭关自守,占据巴、汉近30年,这蛮符合该地区安逸风格。中原乱成一片,战争四起,巴蜀基本稳定,非常不易。后来投降曹魏,个人也能算善终。
陈寿在《三国志》中把张鲁同陶谦、张扬比较,这样评价:张鲁,一改强盗行径,保全了宗祀,他与失败的陶谦、张杨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2、五斗米教与政教合一。
五斗米教是早期的道教,每人只需交五斗米,便可以入教,是张鲁的爷爷张陵创立。道教是中华大地的原生宗教,而此时佛教,刚刚传入中国。
张鲁自称“师君”,初学道者称“鬼卒”,高一级的称“祭酒”,各领部众;领部众更多的,为更高级的“治头大祭酒”。
五斗米教的第三代天师——张鲁打破旧的官僚体制,在东汉末年,建立了奇特的“政教合一”政权:
他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务;教老百姓诚信不欺诈,有了缺点、错误,要自我反省检讨;对犯法者宽宥(yòu)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则当修道路百步,以赎罪过;他还在汉中的交通要道上创立义舍(有点类似于驿站),放置义米和义肉,免费供行路人量腹取食,并宣称,取得过多,将得罪鬼神而患病。张鲁的种种做法,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接受,社会局势有所好转。
我们无法想象,原先的、被兼并的东汉太守会在四战之地怎么做。但是张鲁的行为,体现了其敏锐的嗅觉和生存智慧,取得了短暂成功——即行善救济了流民,也稳固了自己的政权。通过祖辈、父辈之努力,在讲求现实的中华大地,可贵发展了中国本土宗教。其在汉中近30年,信徒众多。
正史记载,张鲁投降曹操后,于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得病去世,谥号原侯,葬于邺城(今河北临漳)东。但野史中张鲁却很传奇,记载其卒于245年。甚至《真诰》又称张鲁曾在259年复生,大笑而亡。当然,野史上,他的传说祖宗张良,也和道教产生了关系,死后更是轻身羽化。
1000多年后,元武宗至大元年(公元1308),追封张鲁为“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
这个行善救人的汉中军阀,没有被历史忘记。
曹操做到了:
第一,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第二,大力实行并推广屯田制,使黄河流域地区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
第三,通过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打败了袁绍军队,使黄河流域地区基本实现统一。
第四,公元208年,曹操率领约20万军队南下发动赤壁之战,想借机一举统一全国。赤壁之战之后,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形成了。
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1,兄弟可以干架,但是不能提分家,谁干分家就先干死谁[捂脸][捂脸][捂脸]。2,我的,都是我的!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现在给你玩儿一会儿(军阀割据),早晚都是我的!!!不是我的也是我儿子孙子的[泪奔][泪奔][泪奔]3,我们中国人的尿性,说话算话!比如外蒙,当然政府承认了,我绝不去抢,但是没承认的,都是我们的[捂脸][捂脸][捂脸]
呵呵,这是个好问题,给你刘家打工,你得发工资哦。
你不纳税、朝贡,哪来的钱给你发工资呢?
当初,献帝回到了洛阳,给吕布下诏令他迎驾。由于没有足够的粮食,吕布无法出兵。于是,吕布派遣使者上书谢罪。献帝体谅吕布的难处,没有怪罪,还任命吕布为平东将军,封平陶侯。
献帝回到洛阳,连粮食都没有,饥肠辘辘。河东太守张扬派遣数千人背着粮袋子,等候献帝车驾,为其解决吃饭的问题。
吕布因为没有粮食,不能勤王,就凭一个态度,就封了将军封了侯,还指望朝廷给你发俸禄吗?
再看一下,当时孙策是咋办的吧?
《三国志·孙权传》记载:朝廷认为孙策远在江南,却能按照职责,遵行古礼,向朝廷进献贡品,于是派遣使臣刘琬向孙策颁赐爵服等。
从孙策的史料中可以看到,孙策在196年,初步平定会稽郡之后,就开始向朝廷贡献礼物。
曹操派遣议郎王浦携带诏书给孙策,任命他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
建安三年(198年),孙策攻占了丹阳后,又向朝廷贡献礼物,规模是建安元年的两倍。于是,朝廷任命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
由此看出,孙策年年给朝廷进攻,不仅仅是个态度问题,朝廷的确也需要这些贡物过日子啊。汉家朝廷给你盖个章发个照护就不错,就别指望还再给你发俸禄。
此时的朝廷,连卖官鬻爵的资格都没有啦,尊重朝廷的,事后上个表,举荐某人出任某职,不尊重朝廷的自己任命了官员,连个表奏都没有。
总在说汉室如何,自从董卓之后,汉家皇帝唯一剩下的就是盖个章,给个封号。最悲催的是连那个盖章的石头疙瘩也搞丢了,害得袁术得到这个东西以为好使,就干起了皇帝的勾当。没想到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就折腾得玩不下去了。
看一下桓灵二帝卖官鬻爵的行情吧。
汉桓帝时就开始卖官鬻爵,到了光和元年(178年),灵帝在其母董太后及常侍们的唆使下,又开始卖官。
朝廷公开宣布,关内侯以下至光禄勋下属虎贲、羽林等部门职位都可以花钱买到。
具体规定是:地方官比朝官价格高一倍,县官则价格不一;
官吏的升迁也必须按价纳钱;
求官的人可以估价投标,出价最高的人就可以中标上任。
除了固定价格以外,还根据求官人的身价和拥有的财产随时增减;
这个制度看起来还很人性化,有钱的让他们多出点也是合理的,油水大的地方,就该定的指标高一点。考虑的很全面、很周到哦。
一般来说,官位的标价是以官吏的年俸来计算的,如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标价是二千万钱,年俸四百石的官位是四百万钱。这个也很合理,官大油水大,就该多花钱买,合情合理。
像段颎、张温等人虽然功劳很大,声望也很高,还是先交足了钱,才登上三公位置的。
之后,官吏调升、晋升、新官上任都必须先交纳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官价,才能上任。
不要看到许多人弃官走人,似乎多么高尚,其实,很多是交不起这个费用,不得不弃官。
交足了钱上任后,就靠自己的本事弄钱了,朝廷是不会给你发工资的。
朝廷自己还需要这个法子弄钱,哪有闲钱给你发俸禄。
说到这里,实在是无趣了,再说也没啥意思啦。汉朝这个样子,还有必要存在吗?
也就不必去说朝廷是不是给刘备、孙权发工资的事。
曹操、刘备、孙权属于不同的公司,而且还是竞争对手,献帝是曹魏集团名誉董事长,他哪来的钱去给刘备、孙权发工资哦。
即便献帝从自己的零花钱里面省一点出来,也不敢给他们花哦。
现在都习惯说,你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纳税人不交钱,献帝用啥发工资呢?
吃曹操的、喝曹操的,还给曹操下绊子,有失公允不?
这与东汉皇帝的寿命和政治形态有很大的关系。
东汉从第四位皇帝开始,皇帝即位年龄都非常小,例如汉和帝刘肇即位时只有10岁,27岁的时候就病死了,死的时候还非常年轻,只有两个儿子,人丁稀少。长子长年生病,次子幼年夭折。
东汉第五位皇帝汉殇帝刘隆,就是刘肇的次子,登基为皇帝时刚好满3个月,即位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汉和帝刘肇一脉绝后。
东汉第六位皇帝汉安帝刘祜,13岁即位,32岁去世,生有一个儿子。
东汉第七位皇帝汉顺帝刘保,12岁即位,31岁去世,生有一个儿子。
东汉第八位皇帝汉冲帝刘炳,1岁即位,2岁去世,这一脉也绝后无子。
东汉第九位皇帝汉质帝刘缵,8岁即位,即位仅一年,就被跋扈将军梁冀毒死,死的时候只有9岁,这一脉也绝后。
东汉第十位皇帝汉桓帝刘志,15岁即位,36岁去世,死的时候连个儿子也没有,这一脉绝后。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灵帝刘宏,11岁即位,33岁去世,死的时候有两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刘辨和次子刘协,刘辨就是汉少帝,后被董卓毒死,刘协就是汉献帝,活了54岁,可算是东汉较为长寿的原因。
东汉总共也就是14位皇帝,就有9位皇帝绝后,就算没绝后的皇帝,人丁也非常单薄,完全没有办法和西汉比,整个东汉立国196年, 由于皇帝年幼,还形成了一个怪圈,就是皇帝年幼,外戚和宦官争相掌权,也有皇帝死于争斗之手,如汉质帝刘缵就是被外戚毒死,形成这样的政治生态,也让东汉的皇族寿命不长。
东汉的皇帝如此,藩王也好不到哪里去。子孙后代的稀少,到了东汉末年,基本上家族没落,而刘虞可算是开国皇帝刘秀的直系子孙,刘虞是汉光武帝刘秀的长子东海恭王刘强的后代,这一脉人口还算比较兴旺,在东汉末年出了刘虞。还有个彭城孝王刘和,是汉明帝第三子彭城王刘恭的后代,公元213年才去世。
反观西汉的皇族,可谓是人西兴旺啊,就拿刘备的先祖中山靖王刘胜来说,刘胜是汉景帝的第九个儿子,汉景帝有14个儿子,而刘胜就更恐怖了,有120多个儿子,可算作是最能生儿子的皇族了,据说刘胜的某一个儿子就是刘备的祖先, 由于儿子太多了,越往后传,人口越多,经过几百年的生育繁衍,到东汉末期,少说有几十万子孙后代吧,这么多人口,难免出一两个人才嘛。
除了中山靖王刘胜,西汉还有长沙定王刘发,这一脉也是人丁兴旺,分布整个湖南、湖北、江西、河南等地,就连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也是出自这一脉。
还有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也是人口众多,连南朝刘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刘裕也是出自这一脉,后期也是名人辈出。
西汉皇族的生育能力远远大于东汉,而且西汉比东汉早了两百年,后代也更多,所出的皇族人才就远远大于东汉,也就不奇怪为什么东汉末年,割据地方的皇族大多是西汉重话后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