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冒充。冒用别人的名义去做某事或窃取他人的权利。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5回:“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
冒名顶替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1.另一方面,很多商家在电商平台提供的身份真实性有待考证,消费者投诉难找对象,企业想要找到冒名顶替败坏名誉者也是难上加难。
2.向小伤摇摇头,这向冬刚才太激动冒名顶替上去,那些少年多半是没有看出来,还真以为木云瑶是叫他有事呢。
3.江东大学这回也下了本钱,先是开除了冒名顶替者蓝莉莉的学籍,然后又承诺学费全免,保送研究生,力邀蓝浣溪来江大就读。
4.他绝没有想到,会有人冒名顶替,而真正的儿子,会在不久后来这里寻仇。
5.白衣少年名叫封华,因到深山老林挖人参不在家,同村的青年白华冒名顶替,被大臣领走受皇赏去了。
6.那不过是一件小小的冒名顶替的事罢了。
7.加拿大领事官员指责她是一个冒名顶替者,取消她的护照,并要求肯尼亚官员起诉她。
8.桑基正是追查他认为的一个大范围的骗局。这个骗局不亚于一个阴谋,通过把一个冒名顶替者安插到白宫,对自由世界进行渗透和破坏。
9.尤其是,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没有经过身份验证或授权的客户或冒名顶替者发送事件或触发账单流程。
10.周三,贾格迪奥要求圭亚那警方追查该冒名顶替者。
顾名思义就是冒充别人的名字,顶替别人上大学,这种行为从道德层面讲是跟不友好,卑鄙无耻的小偷行为。
从法律层面看,你的冒名顶替行为也是违法的,要追究你的法律责任的,从高考制度回复以来,我国曾出现利用信息不对称几次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件,相关的责任者都受到了法律的严惩,现在信息时代,教育部门加大了对冒名顶替行为的处罚,最近几年没有发现此类事件
打个比方,小红学习成绩好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家庭关系一般。
小黑成绩差一点,没有考上好的大学,家里有钱有关系,找人威胁小红放弃上大学的机会或者用一些其他的手段让小红不上学,小黑顶着小红的名字上学。
只有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才有可能根治冒名顶替现象。老百姓只是议论议论,作用有限。
冒名顶替上大学是一种赤裸裸的盗窃,而且更可耻的是,它盗窃的是另一个人的美好人生!近期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情炒的沸沸扬扬,而且在有些省份还不是个例,甚至有些触目惊心!
冒名顶替上大学,为了一己之私利,却毁了另一个孩子的一生!
有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所欲为,竟然把目光直接放在了别人的录取通知上,直接顶替别人去上学,而那些被顶替的穷人家的孩子还蒙在鼓里,留下的是无尽的遗憾和高考失利的自责。
上了大学的孩子,可能风光无限,一生荣光,而被冒名的孩子,可能倍受打击,一生坎坷,这公平吗?本来正好是相反的!
就是查出来,又怎么能弥补别人的悲伤?
高考是独木桥,是分水岭,是穷人家孩子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许多家庭为了供一个学生,省吃俭用,耗尽家财,为的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和别人公平竞争的机会。
可有些人本来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自己主观不努力,却把手伸到了别人的口袋里,让那些本来就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甚至都没有上跑道的机会!
这样下去,寒门还怎么出贵子?
当然,我相信现在的高考是公开透明了,想冒名顶替也不可能了,但在当时那种情形下,有多少人是因为被冒名顶替而失去美好一生的?
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对缺席!
有些人说,错就错了吧,就让它继续错下去吧!
还有人说,私了得了,能赔偿就赔偿!
站着说话不腰疼,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怎么可能就算了?
即使你想赔,你能赔得起吗,怎么个算法,这可是毁了别人的一辈子!
最重要的是,这种风气要刹住,必须还社会一个公道!让当时那些使用公权力谋私利的小人们瑟瑟发抖,要让他们为自己的失职渎职甚至是犯罪付出代价,要不哪还有公平可言!
这个事情真不是小事,而且一旦错失无法弥补,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真正重视起来,不给小人作乱的机会,还广大学子一个公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