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假托;讽:讽刺。假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张抗抗《国魂》:“因为父亲曾经发表过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中赞扬了一位含冤而死的兵部尚书,被认为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表示对现实不满。
1.咏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为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借古讽今。
2.这篇文章大量引经据典,借古讽今,说得鞭辟入里。
3.鲁迅先生的作品很多都是借古讽今,托物寓意。
4.由于盛行"文字狱",清时的文人只好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来针砭时弊。
5.从使用的笔法来看,它借古讽今、干预现实。
6.古代有些咏史诗,喜用借题发挥的手法,多半在借古讽今。
7.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是杂文的主要特点。
8.漫画中将慈禧太后的形象与江青的形象“合二为一”,“化神奇为腐朽”,虽然展出的效果颇佳,但是其“借古讽今”思路及做法,仍然还是老套子。
9.片中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借古讽今显然使监察人员感到十分不安。
10.人在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
借古讽今(jiè gǔ fěng jīn),意思是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造句,示例: 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是杂文的主要特点。
借古抒怀,抒发的是个人的情感。借古讽今,讽刺的是当今庸政下的社会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