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9回:“凡冲要通衢大路,都没一个人烟,静悄悄地,鸡犬不闻,就要一滴水,也没喝处,那讨酒食来?”
鸡犬不闻作宾语、定语;指荒凉冷僻。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出处为春秋·楚·李耳《老子》第80回
老子在这里用“往来”这种战斗中的行为代指战争与摩擦,他的本意是:即使两国人民相处得很近,交往密切到连鸡狗的叫声都混在一起,却从来不发生战争。现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形容相互之间一直不发生联系,互相不了解。
鸡犬不相闻意思衍生一下,也就是老死不相往来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贞观政要·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