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东汉 班固《汉书 张骞传》:“行赏赐,酒池肉林。”
酒池肉林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极端奢侈豪华的生活。
1.他对宠爱的妃子言听计从,营造“酒池肉林”以供享乐,发明才酷的刑罚来残害臣民,甚至还曾活活挖出劝诫他的大臣的心脏。
2.每个女人都喜欢有绅士风度的男人,就好比男人看到身材超正点的美女一样,因为我们毕竟都生活在这酒池肉林中,在这里工作,在这里寻找快乐。
酒池肉林
花苑竹海
酒池肉林是商纣王,烽火戏诸侯是周幽王。周幽王是典型的昏君和蠢人,但是商纣王,我不认为是暴君,特别在是酒池肉林这个问题上,恰恰是他善政的体现。不懂得分析历史的人才会把这一事件和这一人物看歪。
是饭店名字叫酒池肉林吗?我觉得前景不好,酒池肉林是个贬义词吧
看看酒池肉林的解释,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 原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所以看到这个词就会想到纣王荒淫,现在饭店起名用大雅的可以提高饭店档次,大俗的深入民心,但是这种贬义词做名字的还真不多,所以非常不看好
第一是酗酒;
第二是不用贵戚旧臣;
第三是登用小人;
第四是听信妇言;
第五是信有命在天;
第六是不留心祭祀。
到了春秋时期,又加了一条,杀比干。从此之后,他的“暴行"越来越多。在我看来除了武王立下的六大罪之外,其余的罪行都有待考证,因为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之下,把敌人抹的越黑越好,如果帝辛真的做过这些事情,为什么武王不公布出来呢?
第一条酗酒。商朝人好酒,喜欢以酒佐餐、聚众豪饮,这是他们一贯的风气。从出土器物来看,商朝后期的饮酒器具明显激增,这表示社会饮酒之风蔚然,甚至有些商代遗址中还曾挖出来好几坛子当时的酒。一个帝国积累年头久了,财富丰厚,人们闲逸,走上饮酒的路子,是必然的事情。商朝人崇尚音乐,边喝边唱,是很流行的。史学家分析说商朝社会的饮酒风气都是纣王影响的。可是放眼如今,美国吸毒问题严重,这都是布什影响的?
第二条和第三条不用贵戚旧臣、登用小人。这里的"小人"是出身贫贱的下层人。纣王不录用王族中的亲贵和从前商王的旧臣之子,而是提拔录用出身卑微之人,这是打破用人唯亲的血统论,用现代眼光来看属于进步的用人观,是"唯才是举",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任用出身低微的人而不用皇亲贵族,势必会遭到亲贵集团的蜂拥攻击,甚至纣王的敌人——周武王都不原谅他。同样,纣王为了挽救帝国的颓势,进行的这些必要的人事调整——录用人才取代腐朽的权贵,必然导致亲贵和旧臣集团的极力反对。部分贵族甚至采取不合作的政策,带着自己的人怒而出走,从而分裂了商王朝的统治核心,破坏了商王朝的国运。也正是纣王任用的诸如飞廉、恶来这些出身低微的小人,帮助他三征东夷,并且与商王朝共生死,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倒在战场血泊中。
第四是听信妇言。帝辛一辈子南征北战,是一个拿破仑式的君王,是一个军人,以军人的品格,是不可能对一个女人唯命是从,况且商朝决定政事,基本上是用占卜来决定。况且如果女人提的建议好,怎么就不能采纳!商族是工商业文明,妇女地位要比小农文明的周族高。如商王武丁时期的妇好就是一位巾帼杰出人物,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尊重女性的客观状况。
第五条和第六条,信有命在天、不留心祭祀。这是与国计民生无关的小节,而且并不属实。从出土的甲骨卜辞上看,到了纣王的父亲(帝乙)和纣王(辛)时期,祭祀祖先的典礼系统比起前代商王,倒是显得更加成熟完备。而且这和暴政没有什么关系,不能证明什么,明朝万历皇帝20多年不祭祀也没听人说什么。
帝辛一生有功有过,最大的错误便是他在与周王的战争中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