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宋·辛弃疾《渔家傲·为余伯熙察院寿》:“道德文章传几世,到君合上三台位。”
道德文章作主语、宾语;指学问与品德。
1.在我所接触的人中,先生的道德文章,堪称买静求安,令人景仰。
2.他一生反封建,把思想寓于学术研究之中,道德文章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
3.他的道德文章,生前影响一时,身后亦誉评有加。
4.一个个寡廉鲜耻,满口道德文章,却满腹的男盗女娼。
5.道德文章举世景仰的二老,只怕是实在忍受不了这般乱象,于是乎翩翩归道山,落得清净自在。
6.他一生反封建,把思想寓于学术研究之中,道德文章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
7.他背诵那些四书五经道德文章凭的是记性超群。
8.无论是道德文章还是劳动生产都勤学好问,几年之后文武双全,得到孔子的夸奖。
9.忠孝节义,道德文章,仁慈廉让,温俭恭良。
10.柳如是虽然貌美闻名,终究是个浸淫于道德文章中长大的虚荣女人。
有补于天地者曰功,有益于世教者曰名,有学问曰富,有廉耻曰贵,是谓功名富贵。无为曰道,无欲曰德,无习于鄙陋曰文,无近于暧昧曰章,是谓道德文章。有功名富贵固佳,无道德文章则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