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话;焉:古汉语助词。话说得不详细。
唐 韩愈《原道》:“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语焉不详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1.实在是语焉不详,让人颇费猜测。
2.历来的政治结论大抵相同,但涉及这个“问题”的具体史实与征信文献却大都语焉不详。
3.关于从何而来50万大军,又是怎么的一个埋伏法,这位团长就有些语焉不详了。
4.关于朱德在文革中的境遇,各种历史资料一直都是闪铄其词、语焉不详的。
5.其以散漫无章的浮言游辞,逞古今中外无所不知之能,语焉不详,却又做头头是道之状。
6.早期的地图绘制,主要依靠实地观察和测量,很多古地图的边缘也都语焉不详。
7.在国有股场外转让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协议受让了国有股,而且对其基本情况的公告,往往一笔带过,语焉不详,使投资者很难了解受让主体的真实面目。
8.但他奉戎役回乡的记载,多语焉不详,从他的诗文透露的一鳞半爪的消息,知道他在这段时间里曾四次奉戎役回蜀。
9.一起床就有阳光,怎麼捨得沮丧。语焉不详的云,并肩翻过每天的换日线。吴青峰
10.这的确是一件矫情的事儿。我们兴师动众地试图抗拒时光的力量,要将所有日后注定会变得语焉不详的记忆一丝不苟地镌刻在一张胶质画片上。
这里的焉就是似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