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偏正式;作谓语;指随自己心意办事。
1.作为一个班集体,就得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怎能由你一个人从心所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呢?
2.你好!运动就是无限制的运用自己的身体在剧烈的动作上达到从心所欲一心一意的尽忠表达自己。
3.他遇事从心所欲,弄得大家都对他有意见。
4.从心所欲,不是说可以倚老卖老,我行我素,予取予求,惹人生厌。
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美,是有系统的,慎重谨敬的、有脉络有缘故的,丑却草率邋遢,自暴自弃。虽然有时美伪装得像后者,但其实不然,美的大自在来自“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素养,而非邋遢。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早啊小友,刚才小友打的那套是什么拳法啊,倒是一套养生的好套路,此拳从心所欲,柔中寓刚,只是小友好像是初学得来,未能豁然贯通,想必是未遇良师指点。
9.我惊叹于他的画作愈来愈简洁洗炼,愈来愈“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并且他对于笔墨的控制力真是到了从心所欲且出神入化的境地。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答:是的,从心所欲是成语。
扩展资料:
从心所欲近义词:随心所欲。
随心所欲详细解释:
发音:suí xīn suǒ yù
释义:
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听任;欲:想要。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个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随心所欲。”
例句:
秦牧《艺海拾贝 》:“多画蛋,那就是训练眼睛去观察形象,训练手随心所欲地表现事物。”
近义:
为所欲为自得其乐得心应手从心所欲
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中的《为政》。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意思是,不被约束,按照自己的心情做事,随心所欲,不按照常规的意思
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出自孔子。完整的句式是“七十则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是儒家学派
这是孔子人生的总结之一,但这一句或许是孔子暮年思想的自省,服软于“天意难违”的人之常情。孔子对子贡哭诉:“……予始殷人也”泄露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天机……
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并非是对自己行为能力、自信满满的自大表述;“不逾矩”、也并非是对自己行为准则、淡定从容的自控认可。我们把孔子:从心所欲的“心”理解歪了!孔子毕竟是圣人。孔子的仁德思想较为成熟,心系天下却有一定程度的冲动,要不然老子不会暗示孔子:“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可惜!……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那个时代佛教还未传入中国,人们崇拜的是“三皇五帝”,信仰的是“祖先”,孔子亦然。
“七十而从心所欲”是孔子顺从天意的态度;“不逾矩”是孔子心有不甘又无可奈何的后事交待: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七十多岁的孔子,要独力抚养三、四岁的孙子孔伋。亲人和爱徒一个接一个地离世,孔子的晚年生活并不如意,甚至过的很凄凉……
附1.
六十五岁时得意弟子闵损死;
六十七岁时夫人亓官氏死;
六十九岁时独子孔鲤死;
七十岁时儿媳宋氏失踪;
七十一岁时得意弟子颜回死;
七十二岁时得意弟子仲由死;
七十二岁时得意弟子颜无由死;
附2.
吾穷数载说列侯,终未见礼归乐清。吾身食素也,衣麻也,车陋 也,至尽路洞悉天授之欲而徒弃乃大不智也。
附3.
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闲。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闲,予始殷人也。
【大意】跟随自己的心意,并且做任何事情都不出规矩,这难道不是君子的作为吗?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30岁就可以独立处事了;40岁便遇事不迷惑;50岁就已经认识到了自己这一生的道路;60岁,一听别人言论便可以分辨真假,判明是非;到了70岁便随心所欲,做任何事都不越出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