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
《晋书 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
穷途之哭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当年阮籍狂放不羁,怎么能够效仿他外出游行时,走到尽头就大声哭泣的行为呢? 王勃所想表达的是:阮籍所处之世是乱世,而自己所处是盛世,所以自己应当积极进步,“不坠青云之志”,而不能像他那样学名士风流
穷途之哭与嵇康无关,与阮籍有关。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县人,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世称“嵇中散”,竹林七贤之一。嵇康通晓文学、音乐,反对名教思想,崇尚老庄,有作品《与山巨源绝交书》《琴论》《养生论》等传世。他曾先后任浔阳长、中散大夫等官职,司马氏掌权后,隐居不仕,拒绝出仕。
典故来源于《魏氏春秋》:“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反。”《晋书·阮籍传》亦载其事,文字大致相同。
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为人不拘礼俗,行不由径。“穷途之哭”本意是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也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