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宋史 道学传二 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偏正式;则谓语;比喻尊师重教。
1.有一种程门立雪的感觉,但很明显不是。
2.便把当年孙和平在任延安家门口程门立雪的事说了说。
3.不可,书上说,有程门立雪,我们要完成师傅的考验,不能让师傅失望!
4.程门立雪?将军,什么叫程门立雪?
5.“程门立雪”“断臂求法”是流传千百年的喻世故事,告诉了世人心诚志坚与终得正果之间的哲理关系。
6.杏林医苑有一则“罗门拱立”的佳话,说的是朱震亨拜见罗知悌,毫不逊色于“程门立雪”。
7.程门立雪,是历史画卷里一个优雅而绝美的剪影;十年破壁,是人生典籍中不可或缺的清隽动人的插图。
8.饥乃加餐,倦然后卧,学然后知不足,然后补憾,方有韦编三绝、孙敬悬梁、牛角挂书、凿壁借光、映雪囊萤、以荻画地、圆木警枕、程门立雪等等的故事。
9.曾子避席、圯上受书、程门立雪……千百年来传为美谈的经典故事,无不体现出学生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敬爱。
10.杨时师承程颢、程颐,位列程门四大弟子,著名的历史典故程门立雪、洛学心传的主人公,就是他。
《程门立雪》原文: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成语】:程门立雪【拼音】:chéngménlìxuě【简拼】:cmlx【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出处】:《宋史·道学传二·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示例】:~的故事提醒我们要尊师重教。【近义词】:尊师重教、程门度雪【反义词】:【语法】:作宾语、定语;比喻尊师重教希望能帮到您。
一、《程门立雪》讲的是——宋代著名理学家建阳县人游酢求学的故事。
二、故事内容:
洛阳曾是周王朝的统治中心,有大量简册图籍、文书档案,是周王朝的文化荟萃之地。当时,老子任国家守藏史。孔子为了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前往洛阳向老子请教。
到达洛阳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拜望老子。见到老子后,孔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自谦道:“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北宋大学问家杨时,在40多岁时与好友游酢一起去向程颐求教,凑巧赶上程颐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下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拦住了。程颐一觉醒来,才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
二、出处:
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至是,游酢、杨时见程颐于洛(今洛阳),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游酢与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