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知易行难是什么意思

知易行难是什么意思

知易行难
  • 知易行难的读音zhī yì xíng nán
  • 知易行难的繁体知易行難
  • 知易行难的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 知易行难的结构联合式成语
  • 知易行难的年代古代成语
知易行难的解释

知:懂得。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知易行难的出处

《尚书 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

知易行难的用法

知易行难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看似容易做时难。

用知易行难造句

1.这些概念简单明了,但知易行难——开放、自由、透明、公平。

2.当然,这些看似简单的策略实在是知易行难

3.但是,知易行难,对老一辈的新加坡人来说,更是如此。

4.当然,知易行难

5.当然,知易行难。尽管市场最近出现上扬,但投资者依然不清楚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三大不确定因素将如何演进。

6.直面你自己——这一点对我们女人来说实在是知易行难

7.管理创新,知易行难,成功必须创新。

知易行难是什么意思?

知难而行是指迎着困难而坚持做要做的事,是指不怕困难,敢于迎难而上。成语出自左丘明《左传定公六年》:“陈寅日: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所以我们在学习中要知难而进,绝不可知难而退。从而磨练自己嗯韧不拔的性格,不断在逆境冲提升自己。

知难行易和知易行难分别是什么意思?

有人说“知易行难”,有人说“知难行易”,有人时而觉得“知易行难”,时而觉得“知难行易”。

如果想要判断它们的关系,应该先探讨下,这两个词中的“知”和“行”的含义是否相同。若它们归根结底不是一个意思,自然适应的情景就不同,也就无对错之分。

不同的“知”

《墨经》中将知分为三类:“闻知”,“说知”,“亲知”。

“闻知”是由别人口头或书面传授得来的知识。比如我没吃过梨子,但有人告诉我,梨子是甜的,这是闻知。

“说知”是我没有经历过这件事,但可以由其它类似的事推论得知。比如有两个梨子,我吃过这个梨子是甜的,可以推想另外一个梨子也是甜的。

“亲知”是我亲身经历过这件事而得知。比如有个梨子,我吃了,发现它是甜的,这是亲知。

我们对不同的事,“知”的方式不同,比如吃毒药而死的痛苦,我们势必无法“亲知”。我们知道孔子、王阳明、曾国藩这些儒家圣人,既无法“亲知”,也无法“说知”,只能“闻知”。所以当我们无法“亲知”时,只能用“闻知”、“说知”来补助。

“行”与“知”的不同关系

“行”与“知”的关系也有种种不同。有先行而后知,先知而后行,方行方知,方知方行。

“先行后知”,就是初次见到一个梨子,不知道能不能吃。所以先吃试试,试过后,下次再见到梨子就知道它是可以吃的了。这是先行后知。

“先知后行”,如果我上一次吃过梨子,或者有别人告诉我梨子可以吃,我再去吃它。这是先知后行。

“方行方知,方知方行”,是“知”和“行”之先后相差极微。比如我们一吃梨,就知道梨的味道;一迟到梨的味道,就知道梨子是可以吃的。这是方行方知,方知方行。但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如此。

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难行易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中的“知”,是指“亲知”,“行”是“方行方知,方知方行”。“知”与“行”先后相差极微,几乎为零,所以说是“合一”。

“知易行难”就是我们常说的:“懂得许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它的“知”是指“闻知”,“行”是“先知后行”,听得这个道理容易,但去实践它并不容易。

“知难行易”是孙中山创立之说。他在《孙文学说》,提出“行之非艰,而知之惟艰”,并以饮食、用钱、作文、建屋、造船、筑城、开河、电学、化学、进化等十事为证,说明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事都是行在先,知在后。所以可知,这里的“行”是“先行后知”,而知指的人类的科学知识,而非某个人“闻知”“说知”或“亲知”。孙中山提出这一学说,是想要推翻传统的“知易行难”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但探讨完知和行的解释,似乎很难说服我呀。

总结

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难行易,三个词的“知”与“行”含义不同,自然没有谁对谁错之说。

但同时,当我们碰到事情,与其感叹“知易行难”或“知难行易”,何妨细化一下标签,探讨下,当前是何种“知”、何种“行”,也许更能理解所处困境。

扩展阅读

[1] 梁启超,胡怀琛著:《中华圣贤讲什么》,中华书局,2016,知行合一说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得到功成,甚麽意思?

1、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最有价值的道理其实是最朴素的道理,认识事情的道理比较容易,而去做或者去实行这件事比较困难。

2、知行合一,得到功成: 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实较难;明白认知事物的规律道理是一回事,能够做到做好是另外一回事。

3、大道至简,悟在天成: 复杂的事情简单去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去做,长期坚持,自然功成。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得到功成,甚么意思?

简单一点就是在这个世上不管做什么事情,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实则不易,只有用自己的真心、汗水、智慧、操守、无私以及做人的品行努力的实践磨炼才有可能功成名就…这才是人间大道、正道…但是能真正做到这些是不容易的,要不断的反省、鞭策…

为什么有人说知难行易,有人说知易行难?

你会走路,这个是"行",但你要走去那里,这个是"知",你会吃饭,这个是"行",如何吃好吃对,这个是"知",所以"知行合一"是高境界,也是比较难做到的!

100 用名人故事来说明知易行难?

赵括纸上谈兵。各家兵法读了千百遍,到了战场真正实施运用却难了,人处世之道和应变之术皆贵在随机应变、灵活运用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的下一句是什么?

没有下一句,谢谢。

这句话的意思是:最有价值的道理往往是最朴素的,看起来很容易去做,但是自己真正做的时候却不是那么简单。

知易行难可以取哪些名字
知易行难的近义词
  • 【发音】zhī zhī fēi jiān,xíng zhī wéi jiān
  • 【解释】惟:是。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
  • 【出处】《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知易行难的反义词
  • 【发音】xíng yì zhī nán
  • 【解释】孙中山的认识论命题,与古代流传下来的“知易行难”学说相对。也称知难行易。
  • 【出处】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二讲:“天下的事情,的确是行易知难。”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