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按照;本:书本;文本;宣科:原指道士诵读经文。照着本子念条文。比喻不能随意发挥;死板地照现成文章或书本宣读。
元 关汉卿《西蜀梦》:“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
照本宣科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1.用照本宣科的方法传授知识,学生是不会欢迎的。
2.语文课本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能照本宣科。
3.照本宣科的教师是教学不负责任的表现。
4.照本宣科的反义词为断章取义、添油加醋。
5.上级发来文件,应结合实际深入体会,考虑执行办法,绝不能照本宣科,等因奉此一番就完事大吉。
6.照本宣科的字面意思是照着本子念条文。
7.照本宣科的近义词为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
8.照本宣科,照:按照;本:书本;宣:宣读;科:科条,条文。
9.照本宣科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10.我们不要照本宣科式的美文赏析,也不要远离生活情感教育。
照着本子念条文,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比喻一不能灵活运用,过于死板,不是褒义词,属于贬义词
这个问题是外行人所提,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老师都是追求课堂艺术的,都是尽可能发挥出自己水平的。无论在什么时代,照本宣科的老师,都不是好老师,是师能比较差的老师。在教师队伍中,照本宣科的老师,不到5%,没有不追求课堂艺术的老师!
老师上课,首先是要备课,也就是准备上课,如果是照本宣科,就不需要备课了,拿着课本宣读就是了。备课,是要备教学和学法的。备教材,吃透教材,选择教法,指导学法。还要备学生,也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
备课只是计划,是一课时的计划,在实际上课时,还要根据课堂具体情况,处理好预设和反馈的关系,充分利用课堂上的一切资源,加大课堂信息流的密度,提高课堂效益。这些,都不是照本宣科可以做到的。如果教师可以照本宣科,那任何人都可以做教师,一切教研活动都没有必要了,照本宣科谁不会啊!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说课堂教学是技术,这是因为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主要表现在课堂上。说课堂是一门艺术,是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除了传授知识训练能力之外,还是跟学生交往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一门艺术。
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其在岗一天,就会不断追求课堂技术和艺术,而不会止步于照本宣科,因为照本宣科本质上不是教学活动,只是教师单方面的阅读,强行要求学生听罢了。这样的教学,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教学质量,只是在误人子弟罢了!
看到很多体制外的人总是询问,教师相互之间听课是在听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做过教师,不知道教师必须相互学习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听课听什么,就是听课堂教学的技术和艺术,取长补短,相互提高!
照“旧”宣科是指一些政治教师机械地照着教材的一些“旧”材料进行授课,以致授课内容严重落后于现实的状况。
思想政治教材具有相对稳定性,因为纸质教材是不可能天天修改的,因而思想政治教材所列举的材料往往具有滞后性。即使教材每年变更引用最新材料,等到学生使用时所引用的这些材料也会显得滞后。谢谢邀请。读大学的时候,没有碰上照本宣科的老师,但是碰上了更尴尬的事情:上课的时候老师讲的内容跟课本上不符,原来学校发的教材非常老,跟老师用的不一样,不得已自己重新买新版本的教材。碰上过照着PPT读的老师,一字不差,而且课件多年不变。原因可能是老师的时间多用于做科研,很少精力用于教学,没有时间精心备课,出现了多年用同一个课件、读课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