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反话去激人,促使人决心去做的策略
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切敌人的‘挑战书’,旁人的‘激将法’,都应束之高阁,置之不理,丝毫也不为其所动。”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本指用刺激性的话使将领出战的一种方法。后泛指用刺激性的话或反话鼓动人去做某事的一种手段。激将法,就是利用别人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以“刺激”的方式,激起不服输情绪,将其潜能发挥出来,从而得到不同寻常的说服效果。激将法是一种很有力的口才技巧,在使用时要看清楚对象、环境及条件,不能滥用。同时,运用时要掌握分寸,不能过急,也不能过缓。过急,欲速则不达;过缓,对方无动于衷,无法激起对方的自尊心,也就达不到目的。
激将法虽然不是孙子兵法中的一项中但也都是包罗万象中。激将法就是用激怒主将让其判断失误出兵攻击,将他诱入伏兵区将其消灭,伐谋,伐兵,攻城,在兵法中是要灵活运用中,每个主将都会有一个致命伤一般能中这个激将法的都是性格刚直的人而且缺乏理性的才能会中此招。
激将法是人们熟悉的计谋形式,既可用于己,也可用于友,还可用于敌。激将法用于己的时候,目的在于调动己方将士的杀敌激情。
激将法用于盟友时,多半是由于盟友共同抗故的决心不够坚定。诸葛亮对东吴用的便是此计。激将法用于敌人时,目的在于激怒敌人,使之丧失理智,做出错误的举措,以己方以可乘之机。激将法也就是古代兵书上所说的“激气”、“励气”之法和“怒而挠之”的战法。前者是对己和对友,后者则是对敌。
以对方在意或者感兴趣的话题,刺激对方或其重要助手,使其感到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已直接损害自己的形象与自尊心、荣誉,从而动摇或改变所持的态度,在不经意之间实现与激将者一致的目标行动,这种做法被称为“激将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因人而异吧。
1。无视,最简单最方便的办法,但是效果比较差,会被反复的刺激,直到你崩溃,因为靠有些人的自知之明是很不稳定的。
2.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很出气的方法,但是也是最后两败俱伤的方法。
3.将计就计,如果他刺激你,你就让他看到他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谎言不攻自破,但是相对难度较高。
4.换种心情来看待,他要怎么样随他,自己走自己的路,没事不惹事,惹事不怕事,他也不会有什么更有效的花招了。
这样的人其实都是有一种不服输的心态,他们对于你不认可的事情他们偏偏要去做,你认为这件事情是不可以去做的,他是没有能力去做的,他偏偏要去把这件事情完成的非常的完美,证明给你看这样的人,他的性格就是吃软不吃硬的。所以对待他们只能使用激将法,是比较有效的。
激将法是人们熟悉的计谋形式,既可用于己,也可用于友,还可用于敌。激将法用于己的时候,目的在于调动己方将士的杀敌激情。激将法用于盟友时,多半是由于盟友共同抗故的决心不够坚定。诸葛亮对东吴用的便是此计。激将法用于敌人时,目的在于激怒敌人,使之丧失理智,做出错误的举措,以己方以可乘之机。激将法也就是古代兵书上所说的“激气”、“励气”之法和“怒而挠之”的战法。前者是对己和对友,后者则是对敌。
【心理战术】
明激与暗激,正激与负激;激而无形,激而有导。
激将法是有意识地利用反面的语言手段,刺激对方的自尊心,使对方的言行朝着自己预期目标发展的一种心理战术。
激将法之所以成为说服工作的“常规武器”,就是因为利用了人们心理补偿的功能。个人因从事某项活动而受到挫折或因个人生理上、心理上的缺陷而达不到原定的目的,使自尊心受到自我压抑,改以其他活动来弥补因挫折而丧失的自信、自尊和不安之感。补偿功能是一种积极应付挫折的防御方式。激将法是有目的地用反话刺激对方,使对方从自我压抑中解脱出来,代之以上进心、荣誉感、奋发精神,从而达到新的心理平衡。
▲诸葛亮智激周瑜
三国时期,赤壁之战最后以孙刘联盟的胜利而告终,孙刘两家如不联合起来,就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
孙刘联合,诸葛亮功不可没。他单枪匹马来到东吴,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终于取得了外交上的重大突破,实现了孙刘的第一次联盟。他采用激将法说服周瑜,展示了不凡的外交才能。周瑜虽有抗曹之心,但却看不起刘备的力量,故意在诸葛亮面前摆出要投降的样子,他的用意,是要挟诸葛亮,使诸葛亮有求于他。诸葛亮心里明白,对待这样的关键人物,正面说理是不行的。
于是他故意用反话刺他,他先挖苦鲁肃不识时务,认为“公谨主意欲降曹,甚为合理”。接着又献出一条妙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士献印;亦不须亲自渡江;只需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这两人是谁?乃是大乔和小乔。大乔是孙策之妻,小乔是周瑜之妻。
诸葛亮这一激,果然有效,《三国演义》中形象地写了激将后的效果。“周瑜听罢,勃然大怒,他离座指北而骂:‘老贼欺吾太甚!’孔明急起而止之曰:‘惜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以公主和亲,君何惜民间二女乎?’瑜曰:‘公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将军之妇,小乔乃瑾之妻也。’孔明佯作惊恐之状,曰:‘亮实不知,失口乱言,死罪死罪!’瑜曰:‘吾与老贼势不两立。’孔明曰:‘事须三思,免致后悔。’瑜曰:‘吾承伯符寄托,安有屈身降曹之理?适才所言,故相试耳。吾自离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纵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望孔明助一臂之力,早晚拱听驱策。’”
诸葛亮激周瑜,是以曹操欲得二乔的事,使周瑜产生屈辱心理,这位堂堂的兵马大都督经受不了这羞辱的一激,竟离座指北而骂,一时忘了和诸葛亮耍小心眼,下定了抗曹决心,而且不再摆架子,反过头来求孔明“助一臂之力”。
▲诸葛亮智激黄忠
激将法可有多种形式,最常用的是明激法和暗激法。
明激法是直接贬抑对方,刺痛对方,促使对方振奋起来,从而使对方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上例诸葛亮智激周瑜便是明激法。暗激法是通过褒扬第三者的方法,间接地贬抑对方,从而引发对方的自尊心理的不平衡,产生超越第三者的心理,诸葛亮智激黄忠采用的便是暗激法。
曹军将领张郃率重兵攻打葭萌关,守关将领挡不住,连忙向成都告急。刘备听到了这消息请军师来议。孔明聚众于堂上,问题:“今葭萌关紧急,必须到阆中招回张飞,方才能打退张邰。”法正说:“张飞屯兵汇口,镇守阆中,也是紧要的地方,不可招回,只能在帐中将内选人破张邰。”孔明笑着说:“张邰是魏国的名将,非等闲之辈,除非张飞,无人可挡。”
孔明一个劲地褒张飞,赞张邰,黄忠却沉不住气了,说:“军师为什么轻视众人呢?我虽不才,愿斩张郃首级,献于麾下。”孔明说:“汉升虽勇,但怎奈年老,恐非张邰对手。”黄忠听了,白发倒立说:“我虽然老了,两臂尚能拉三石之弓,浑身还有千斤之力,岂有不足与张郃对敌的道理。”孔明说:“将军年近70,如何不老?”
黄忠健步下堂,取架上大刀,转动如飞,壁上硬弓接连被他拉断两张。孔明说:“将军要去,谁为副将?”黄忠不服老,说:“老将严颜,可同我去,但有疏忽,先砍下我这白头。”
明激是正面地贬抑对方,伤人很重;暗激法间接地贬抑对方,同样也能起到好的激将效果。
从效力上看激将法还分正激法和负激法。正激法产生积极情感、积极效果,负激法产生消极情感、消极后果,故而使用激将法要注意掌握一个度。没有一定的度,激将法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超过限度,不仅不能朝预期的方向发展,还有可能使对方自甘堕落,破罐子破摔。
▲激而无形
这种方法没有直露的、明显的相激之话,却能使对方不知不觉地朝自己的预期方向发展。英国陆军反间谍部队的高级军官伯尼·费德曼被德军抓获,为了让他投降,德军软硬兼施,全无效果。于是他们让他到德国初级间谍干部学校去,让一个错误百出的人当老师,让这位高级军官当学生,坐在下面听讲。在一窍不通的“老师”面前费德曼忍无可忍,站出来纠正“老师”的错误,结果德军巧妙地掌握了英美的谍报情况。这种激将法激而无形,更隐蔽、更经济,也更巧妙。
激将法往往是以贬抑对方的形式出现的,激发出来的结果往往是一种维护自尊的心理和激情,这种心理是可贵的,十分重要的。没有自尊心理,就没有奋发向上的勇气和精神,但光停留在这种心理状态上还不够,而且也不能持久,还必须进一步引导他走上正确的轨道,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如此对方的激情才能持久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