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言辞严正有力。
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义正辞严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1.尽管老王的话说得义正辞严,对方依然不肯接受。
2.这篇文章说得义正辞严,把政客们的丑恶行径揭露无遗。
3.我们要分清义正辞严与恶语中伤的界限。
4.校长说话义正辞严,那几个无理取闹者讨了个没趣,悻悻而去了。
5.对方的要求不合理,让他不得不义正辞严地断然拒绝。
6.我们要分清义正辞严的揭露与恶语中伤的界限。
7.他过去的女朋友向他要钱就跟要自己的钱似的,义正辞严,从容不迫。
8.但是,他却可以"义正辞严的辩称这是自己为能在空中漂浮而万分激动使然。"。
9.良心是个懦夫,它犯了过失,事前既无力防止,事后又难以义正辞严地去谴责。
10.某女义正辞严答了一通,无非是前者下流无耻,后者也是。
义正辞严指的是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辞在这里是措辞言辞的意思。
古时候的皇帝(真龙天子)在早朝的时候,就会义正辞严的说,“有本奏来,无本退朝”。从来不以玩笑和松迟的态度起词。与群臣讲话也是态度严肃(义正辞严)。所以义正辞严的动物生肖应该是龙。
义正辞严的近义词有:正色庄容,理直气壮,铿锵有力,振振有词,顺理成章,一本正经义正辞严,指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