涣然:消散的样子;释:消散、解除。指像冰块溶化流散一样。比喻误会、疑虑、隔阂等完全消除。
晋 杜预《序》:“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
涣然冰释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比喻相互间的嫌隙等消除。
1.博士罄悬河之辩,侍中竭重席之奥,考正亡逸,研核异同,积滞群疑,涣然冰释。
2.虽事值可怒,当思事与身孰重,一转念间,可以涣然冰释。
3.一碰到帐篷门的他,只觉得身上所有的压迫感瞬间全部瓦解,犹如万条河流汇集奔流进大海一般,涣然冰释,一股压抑已久的力量喷涌而出。
4.常征因为保护见义勇为的青年而立功受奖,对李默的成见也涣然冰释。
5.震为解,故曰涣然冰释,坎为冰也。
6.翅雪的黑色光晕就涣然冰释了。
7.后来,好不容易得到妻子的谅解,李小慧心里的疑团涣然冰释。
8.偶尔想起在灵隐寺和圆清的一番对话,胸臆间的积郁似乎涣然冰释。
9.但当他透过妈妈的话语,直接剖析了妈妈当年做出的选择时,这么多年来对爸爸的恨意在那瞬间竟然涣然冰释了。
10.尽管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只要抓住这三个祸首,以正知的般若慧剑除之,则一切恼烦当下涣然冰释。
1、涣然冰释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2、不期而至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到来。
3、不名一文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4、无稽之谈无稽:无法考查。没有根据的说法。
5、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6、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7、嫉恶如仇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9、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10、舍本逐末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涣字笔画顺序:点,点,提,撤,横撇/横钩,竖,横折,横,撇,捺
涣字的偏旁部首是三点水,涣字是由三点水加奂字组成。涣字的结构是左右结构。
涣:涣散,紫涣,离换,畔涣,新涣,简换,避换,换鳞,涣靡,涣释,涣诏,涣解,涣衍,涣离,涣然,涣烂,涣漫,涣换,涣扬,涣然冰释,人心涣散,离析涣奔,涣若冰释,涣若冰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