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8章:“九八年,历史肯定会浓墨重彩记上一笔的。”
浓墨重彩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写作等。
1.兰帕德期待在周三对抗克罗地亚队的比赛中代表为英格兰队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以此来纪念他第50次为国家队出场。
2.相信此次展览必将为苏州当代艺术的普及、推动和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苏州当代文化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3.自古以来,藤以其广泛的实用价值和独有的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在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画卷中绘上了浓墨重彩。
4.年画: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气氛。
5.查韦斯是委内瑞拉最受欢迎的政治家,他与癌症病魔的斗争又为其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6.他在1986年世界杯上攻入英格兰的那个手球,和他职业生涯里无数个出色进球一样,成为球王功勋簿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7.这些事情,不必浓墨重彩地描述。
8.使媒体尤为浓墨重彩的是2003年初收购韩国现代半导体株式会社业务持续进行有关的资产、房产和权益以及收购冠捷科技已发行普通股总数26.36%比例的股份。
9.这是新西兰第三家,也是最新一家赢得五星绿色评价的办公大楼,这为德勤的绿色星级成绩单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0.婚姻平等法确实是今年立法季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它一些重要的举措可能都只能放在注脚的位置了。
【释义】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这个词用在形容电视剧上,是指对某个人物介绍的充分全面,某个角色出场时间次数多,戏份多,更能突出某个角色的性格特点,而不是一笔带过,形象不够完善。
浓墨重彩,通常我们想要表现的是,在绘画或者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琢磨比较多,也就是说所描绘的内容会比较多,比较在意这一件事儿。
而淋漓尽致指的是文章或者是谈话等谈的比较深入内容详尽透彻充分发挥,所阐述的内容比较彻底,暴露充分~
意思是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
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
形容着力描写,也形容醒目突出,分量重。
浓墨重彩出自于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8章:“九八年,历史肯定会浓墨重彩记上一笔的。
【用法】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写作等 【示例】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常用写法】XX为XX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nóngmòzhòngcǎi成语:浓墨重彩--------------------------------------------------------------------------------ZDIC.NET汉典网【解释】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nóng mò zhòng cǎi成语:浓墨重彩--------------------------------------------------------------------------------ZDIC.NET 汉 典 网 【解释】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形容着力描写,也形容醒目突出,分量很重。
常见:…为…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意思是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形容着力描写,也形容醒目突出,分量重。
2、浓墨重彩出自于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8章:“九八年,历史肯定会浓墨重彩记上一笔的。
3、用法: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写作等。
4、示例: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句话出自中国内地作家、编剧柳建伟的《英雄时代》,这篇小说获得了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入选为国家六部委选定的向建党80周年的献礼。小说描写两兄弟不同的情感经历和在商战中的诡谲风云,触及现今大都市的经济和生活多个层面,被堪称为柳建伟的代表作。
“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句话在这里指一九九八年这个难以忘却的年份,历史肯定会浓墨重彩记上一笔的。
浓墨重彩是加大色彩的意思,淋漓尽致是揭露刻画细微的意思
“浓墨重彩的一笔”的意思是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也形容醒目突出,分量重。
出处
自于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8章:“九八年,历史肯定会浓墨重彩记上一笔的。”
造句
1.在40余年的记者生涯中,她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的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明清的晋商通过智慧与勤劳,在中国农业文明中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商业奇迹,在商业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这座气势宏伟的建筑,在城市建筑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4.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5.赵州桥建筑优美,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在中国古代的建桥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浓墨重彩的下一句是:写春秋。
浓墨重彩的意思是: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描绘,形容着力叙述或描写,也形容醒目突出且分量很重。
写春秋的意思是:写下一年四季。春秋常用来表示一年四季,中国古代先民极其重视春、秋两季。后多用来泛指历史,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