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发:细发和头发;爽:差错。形容一丝一毫都不差。也作“毫厘不爽”。
明 李贽《观音问 答自信》:“悭贪者报以饿狗,毒害者报以虎狼,分厘不差,毫发不爽。”
毫发不爽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一点不差。
1.这笔买卖毫发不爽。
2.刚才金大人说要毫发不爽地把他们送回去,你可以把他们一发不留地送回去!
3.看起来,古往今来为官者于睁眼说瞎话是毫发不爽啊。
4.马首这五尊兽首的仿品毫发不爽,连尚未归还国内的兔首和鼠首,甚至其余并未被世人所见的五尊兽首都仿制的神肖酷似、栩栩如生,引来观者啧啧称奇。
5.有的教练总是毫发不爽地按照规定的日子和时间来到运动场,训练按布置任务、指导和总结的步骤进行。
6.试拿他的话和台上情形相印证,竟然毫发不爽。
7.总之,蒙姐实施的巧计是毫发不爽,达哥无处可逃,乖乖地中招了,而且是一种很狼狈的中招方式。
8.一切皆是造化,因果循环毫发不爽。
9.要毫发不爽地梦见那人,使之成为现实。
10.众人看清了,这是个模型,但,活灵活现,那脸、那五官、那身形、那气质,与真实的赵浅予一模一样,毫发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