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死了也不僵硬。形容坏势力等不容易被清除。
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作谓语、定语;用于坏势力等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俗语
解释
百足之虫是 一种多足的爬虫,即马陆,躯干多节,切断后还能爬动。僵(jiāng): 不活动,僵硬。
百足:虫名,即马陆,多节多足虫,切断后仍能蠕动。
僵:倒下,仆地。
“百尺之虫,死而不僵”全句指百足虫被斩断,也还会爬行,不至僵死。比喻有雄厚实力的权势门第,虽然衰败,还不至彻底消亡。
出处
语本《鲁连子》“百足之虫,至死不僵”。《红楼梦》七四回:“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出处是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势力大的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余威和影响仍然存在二、三国时,魏国初立,魏帝曹丕广求治国良方,欲使魏国富强。大臣曹冏上谏,求多招纳贤才,培己势力,此举以防若有事变,可立於不败之地。
冏犹喻曰:"泉乾则流尽,树腐则叶萎;枝茂者遮根,条凋者本孤。故百足之虫,虽死不僵,助之者多也。"力请魏帝纳众贤以固己也。。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