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1.生活情景至真,生活文明至善。人生境界止于此。
2.但止于至善,才是止的最高境界,最后的坚持更重要。
3.你如何能说一切止于至善?看看战争、剥削、人民及国家之间残酷的攻击。
4.两种教育的根本点和本质内涵是“止于至善”的人文教育。
5.大学对社会发展的“止于至善”的道德追求和建设性的、理性的批判是其社会责任的核心。
6.精良的设备,专业的人才,一体化服务,从质到量,止于至善。
7.大学之道,止于至善。
8.办学理念:学生中心、求是崇真、和而不同、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在《大学章句》中,朱熹诠释“止于至善”:“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
在这里,“止”当“必至”、“不迁”之意,就是必须达到;“于”为虚词,“至善”是事理的极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尽善尽美的“尽善”之意。
接着,朱熹深入解读:“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的字面含义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 “臻于至善”源自《大学》:昭示的是一种永不止息、创新超越的“进取”心。感悟吧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拓展资料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合理的方面,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首先要明了“止于至善”本身的含义。“止于至善”,孔颖达释为“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礼记正义》)朱熹释“止”为“必止于是而不迁”,一定要达到这个境界而不再改变,释“至善”为“事理当然之极”(《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事情的最高原则,即最高的善。
王阳明释“至善”为“性”,即本性,人类的本生是纯善无恶的,“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传习录上·语录一》)至善之性是人类的固有本性,所以“止”就是一种对本性的复归,“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同上)历史的解释虽然表达有异,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是要通过道德修养而达到并保持人类最高的善。
止于至善的意思是指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善与恶都是客观存在的,有大善,有小善,也有大恶,有小恶。所谓至善乃是善的极致,实则它更接近于恶,追求“至善”,可能就是满足自己的私欲。所以能力小者追求小善,能力大则追求大善,但不是至善。如果真的有至善,懂得停止和克制,也许就是真的至善。
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意思是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那么,如何做到止于至善呢?也就是,我们如何达到最完美的境界呢?
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先有一颗追求赞美之心;
2.做事过程中要耐得住寂寞;
3.永远不满足;
4.永远不断进取;
5.把要做的每一件事当做一件艺术品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