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丧失;辱:屈辱;耻辱。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一字不易地接受了璞鼎查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
丧权辱国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1.男人长相的几个档次:丧权辱国,闭关自守,韬光养晦,为国争光,精忠报国。
2.中国人在吃了足足一百年的丧权辱国的大亏之后,开始从孔老夫子的怀抱中挣扎出来了。
3.作为中国人,就要竖起脊梁,干出个样子来,绝不能低三下丧权辱国。
4.说熊希龄卖国,是说他任财政总长时,仍然实行清政府与以垄断对华借款为目的四国银行团签订的丧权辱国的财政政策。
5.二十世纪的中国饱受战争的摧残,战争的考验、民族的压迫、丧权辱国的屈辱,激发了现代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6.软弱的民族性格是万恶之源,它将导致一系列最可耻、最不可饶恕的罪恶:不思进取,坐井观天、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叛卖投降、俯首称臣;人民被杀戮、被贩卖、被奴役、被歧视;民族被改种、改文、改姓、改身份等等。世界上无数古老农耕民族就因其性格软弱,而被残酷的世界无情淘汰。
7.一说到澶渊之盟,也等同于那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大肆鞭挞,虽然这些人并不知道澶渊之盟的具体内容。
8.这些有形的建筑实物,记录着清王朝的丧权辱国、腐败无能。
9.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
10.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遭受了列强的数百次侵略,被迫签订了几百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先后共失去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