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突然而猛烈的;骤:急速。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有时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有雌雄二鸟,原在一处同飞,忽被暴风骤雨惊散。”
暴风骤雨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迅疾而猛烈的风雨或群众运动。
1.这时音乐急促强劲到极点,犹如暴风骤雨一般。
2.用太阳的温暖去移风易俗,要比用暴风骤雨好。
3.蒙蒙细雨持续得长久,暴风骤雨一扫即过。
4.有雌雄二鸟,原在一处同飞,忽被暴风骤雨惊散。
5.一张在暴风骤雨的夜晚,或许背景中还有闪电的照片可能会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6.天空中乌云翻滚,地上飞沙走石,一场暴风骤雨就要来临了。
7.这个机器人还可以在暴风骤雨之后寻找被水淹了的地下室。
8.1885年1月15日,暴风骤雨肆虐,本特利成为拍摄到一片雪花的第一人。
9.那是一个暴风骤雨的夜晚,甚至更是一个狂猛的早晨,因为我不得不开车送她回家。
10.历史上的历次农民起义,无不以暴风骤雨般的声势,冲击的封建王朝。
《暴风骤雨》是现代作家周立波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48年,东北书店初版。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铁水奔流》、《山乡巨变》、报告文学《晋察冀边区印象》及《周立波选集》(1~7卷)。他还是肖洛霍夫的名著《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个中文本译者。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是与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并驾齐驱的反映土地改革的经典著作。
《暴风骤雨》描写以萧祥为队长的土改工作队开进松花江畔的元茂屯,发动和组织广大贫苦农民开展对恶霸地主韩老六的斗争。处决了韩老六后,韩老六的弟弟带领土匪武装进屯,进行反攻倒算,企图扼杀新生政权。在共产党员赵玉林和青年农民郭全海的先后领导下,斗垮了阴险狡猾的地主杜善人。此后郭全海报名参军,踏上了解放全中国的新征程。《暴风骤雨》以磅礴的革命气势、鲜明的阶级爱憎以及丰满的人物形象,再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农村暴风骤雨般的阶级斗争。这部小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结构严谨,人物惟妙惟肖,语言富有地方色彩。
暴雨是形容雨非常大,而暴风骤雨形容不但雨非常大,而且同时有大风伴随同时进行。二者相比暴风骤雨要比暴雨大很多,而且破坏作用也很大。在人们生活中暴风骤雨是特别要加强防犯的,容易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重大破坏性影响。例如台强风登路时的风雨就可以看成是暴风骤雨。
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暴风骤雨: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极速而猛烈。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行将就木: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相辅相成:意思是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自圆其说: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