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时的清风;残余的月影。指天明时的景色。形容冷落清凉的意境。也形容歌妓的清唱。残月:天将亮时的月亮。
宋 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晓风残月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冷落清凉的意境。
1.晓风残月思惆怅,秋水伊人难忘颜。
2.枯杨败柳,晓风残月处,凝噎无语的离别情思,在冷寂间化作一缕惊世缠绵……
3.拨灯书尽红笺,墨上华年,晓风残月,夜气犹雾,遂欣然命笔。
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词人瘦过黄花,思念使摩诘先生每逢佳节走入“遍插莱萸少一人”的心境,思念使爱国诗人铁马冰河入梦……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思念使。
7.庆国庆,佳期如梦。旅旅游,秋韵悠悠。杨柳岸,晓风残月。断桥边,卿卿我我。暂抛生活之烦恼,放纵于青山绿水,超脱于滚滚红尘。秋色无边看尽,幸福降临。国庆旅游,一路顺风!
8.十年生死两茫茫,物价贵,泪几行。相对无语,感冒服感康。盼望工资大幅涨,漫卷诗书喜欲狂。夜来幽梦香,置新衣,买楼房,青春作伴好还乡。晓风残月杨柳岸,天苍苍,野茫茫!
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
10.想听点缪斯的动地讴吟,李杜苏辛的黄钟大吕,船夫号子声的粗犷,乃至柳永晓风残月的浅唱,已经是成了奢品。
晓风残月出自北宋·柳永的《雨霖铃》,意思是:拂晓风起,残月将落。常形容冷落凄凉的意境。《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雨霖铃·寒蝉凄切/作者: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这首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这跟“寒蝉凄切”一样,也是融情入景的写法,为什么特别动人呢?
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 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广幅鲜明的画面。关于杨柳和残月,温庭筠在一首送别词里曾写过:“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菩萨蛮》)关于风,曹植也曾写过: “愿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
(《七哀》)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
第二,这幅画面 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李清照《念奴娇》云:“扶头酒醒, 别是闲滋味。”“闲滋味”其实正是愁滋味。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他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 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啊!
残,盈 形容内心极度哀伤,至于所看之物都是不完整的的,泪盈于睫,泪珠将落,顺睫而下,应是想到回忆之往事,不觉由哀伤的心意而发,至于外物一片残乱,而看到外物之惨景,才会有感而落泪